目录
前言 . 4
1.课题选择的理由 4
2.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4
3.研究目的 5
4.研究方法 5
5.研究的语料库 6
6.论文结构 6
第一章:现代汉语成语与中国传统等级� ��念概述 7
一、成语概述 7
1.成语概念 7
2.汉语成语的性质及范围 8
2.1.四言定位 12
2.2.构成凝定 15
2.3.风格典雅 15
2.4.传承习用 15
3.汉语成语的演变 15
3.1.整体变化 16
3.2.个体变化 17
3.2.1.意义转移 17
3.2.2.意义扩大 17
3.2.3.色彩变化 17
3.2.4.语体变化 17
3.3.色彩变化 17
3.4.语形变化 18
二、中国传统等级观念概述 18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8
1.1.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 21
1.2.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 24
2.等级观念简介 28
2.1.等级观念的起源及嬗变 28
2.2.等级观念与宗法制的关系 29
2.3.等级观念与儒学的关系 30
3.小结 30
第二章: 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研� � 32
一、等级观念成语的解析 32
1.以社会职位划分为“上下有等” 32
1.1.君本位观念 33
1.2. 官本位观念 34
1.3. 师本位观念 34
1.4. 主本位观念 35
2.以血缘划分为“亲疏有间” 35
3.以辈分、年龄划分为“长幼有序” 35
3.1. 家庭方面 35
(1)家长制观念 35
(2)辈份和排行观念 36
3.2. 社会方面 36
4.以性别划分为“男女有别” 37
4.1. 夫本位观念 37
4.2. 贞操观念 38
5.贫富有差 38
二、从等级观念成语看中国古代思想� �念及社会生活 39
1.成语反映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 39
1.1.哲学方面 40
1.2.宗教方面 40
1.3.伦理方面 40
2.成语反映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 41
2.1.就衣食住行而言 41
2.2.就婚姻丧葬而言 42
3.成语反映中国古代人们的处世方式 42
3.1.就上层等级而言 42
3.2.就下层等级而言 42
4.小结 43
第三章: 课题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 44
1.如何运用汉语成语 44
1.1.运用应具备的条件 44
1.1.1.积累 44
1.1.2.选择 44
1.2.运用的要求 44
1.2.1.认真负责 45
1.2.2.准确自然 45
1.2.3.繁简适宜 45
1.2.4.风格统一 46
1.3.运用的技巧 46
1.3.1.常用与变用 46
1.3.2.明用与暗用 48
1.3.3.单用与连用 48
1.3.4.肯用与否用 49
2.教学应用 50
2.1. 扩大成语的积累 50
2.2. 掌握成语来源 50
2.3. 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基本表现� �式及其使用目的 50
2.4.成语使用要注意感情色彩 50
3.汉越成语的翻译方法 51
3.1.用汉越词 51
3.1.1.被全部借用的汉越成语 51
3.1.2.被借用一部分的汉语成语 53
3.2.用相当的越语成语 54
3.3.直接译出原文成语的意义 55
4.小结 56
结语 57
参考资料 59
附录:反映等级观念的汉语成语(按� �语拼音音序排列)
72 trang |
Chia sẻ: maiphuongtl | Lượt xem: 2208 | Lượt tải: 0
Bạn đang xem trước 20 trang tài liệu Đề tài Nghiên cứu các thành ngữ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nói về quan niệm đẳng cấp truyền thống, để xem tài liệu hoàn chỉnh bạn click vào nút DOWNLOAD ở trên
要注意感情色彩 50
3.汉越成语的翻译方法 51
3.1.用汉越词 51
3.1.1.被全部借用的汉越成语 51
3.1.2.被借用一部分的汉语成语 53
3.2.用相当的越语成语 54
3.3.直接译出原文成语的意义 55
4.小结 56
结语 57
参考资料 59
附录:反映等级观念的汉语成语(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前言
1.课题选择的理由
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过程中,社会形态、文化现象、语言文字被视为三个紧密的研究环节。在不同时空之下,它们互相制约、影响而发展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文化的创造必须由语言来记载、传达以及传播。语言就像一面大镜子,它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各方面一代一代积累而成的文化状态,可谓包罗万象。凡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东西都要千方百计在语言中表现出来,特别是在词汇上能够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反映。从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汉语词汇系统中,成语是最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辞海》(1999年版)中对成语下定义为:“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的是一种确定的转义”。学者们关于成语的定义大致与此相同。成语言简意赅、运用普遍,具有修辞功能和教化作用,比一般词语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它像三维立体图一样,吸引我们眼球的不仅在于它表层的画面,更在于它里层展现出的浓厚的人文色彩。
在悠久漫长的中华文明的建造过程中, 封建等级制是礼制的核心,而等级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说到等级观念,想到的自然是人际交往中不平等的社会意识。中国人受等级观念影响的烙印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就极为明显。在语言方面, 汉语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种提炼,所以,等级观念多少也都会在汉语成语中得到反映。因此,我选择 “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研究”为论文题目。
2.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成语。由于问题广泛,在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我偏向研究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表示上下有等的:如 “顶头上司”、“君权神授”,表示亲疏有间的,如:“骨肉之亲”,表示长幼有序的,如:“家无二主”,表示男女有别的,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表示贫富有差的,如:“士庶不婚”。本文对有关等级观念的成语的语义进行了归纳,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直接表达等级观念意义的成语,如:“主荣奴贵”,为一类为间接表达等级观念意义的成语,如:“青衣小帽”。
3.研究目的
首先,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都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从原始社会开始依次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形态。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无私有财产可言,人人平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占有的生产资料不均,造成贫富分化,于是阶级产生。阶级社会是不平等的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毫无例外地处于某种特定的阶级地位,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这种状况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等级观念的出现。等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等级观念也就调整、维护着整个社会的平衡。从不同国家的等级制度可以观察社会的普遍性与特异性、规律性与矛盾性。面对这些传统等级观念知识的挑战,使我产生了如何去解析的思考。
其次,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蕴涵极为深刻,体现在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建筑服饰、语言文字等之中,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是文明古国,号称“礼义之邦”,传统文化深深打上了礼制的烙印,而等级就是礼制的核心。由于等级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顺应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其影响深远,所的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语言不仅是简单的交流工具,更是搭建了各民族间友好往来的文化桥梁。作为一个外国人,因此我会以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来考察汉语成语中反映的传统等级观念问题。论文的目的是阐明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及如何应用于实践,从中找出现代汉语成语所透露出的中国的历史及发展状况,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今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进而便于应用。
4.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统计、例证、描写、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表达方法。
采取统计法和例证法:对汉语成语做语义分类并用丰富的成语实例去证明论点。
采取描写、分析法:对成语义类进行描写、分析,揭示其文化内涵。
采取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贯穿研究始终,既有章节的归纳,也有全文的归纳总结。
本论文的观点是共时结合历时,提出自己的看法、理解。
本文还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即采取历史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
5.研究的语料库
本文的成语条目采自一系列工具书。参考资料包括学术论文与专著类(主要依据线索是《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乙编),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索引。语言文字类》以及《中国语言学年鉴》等)。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解放前有关成语的研究比较薄弱。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前,大都只是单纯性地从语言角度研究成语,表现在成语的性质、起源、特点、发展运用等方面,如:《谈成语》(《语文学习》,1955年第一期)周祖谟,《汉语的成语》(《内蒙师院学报》,1958年第一期)马国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成语的研究逐渐多样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兴起,成语研究已有了文化学的新视野。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源于佛教的成语》(《语文园地》,1985年第一期)梁晓虹,《汉语成语和中国古代社会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二期)卢卓群。
由上述论文、著作可以得知,成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既有历时研究又有共时研究,既有理论性研究又有专题性研究。这些成果给我写作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谨此向所有的参考书目的作者们致谢。
6.论文结构
除了前言,结论和附录以外,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 汉语成语与中国传统等级观念概述
第二章: 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研究
第三章: 课题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
第一章: 现代汉语成语与中国传统等级观念概述
一、成语概述
1.成语概念
什么叫成语?给它定义真不容易。按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辞海》(1999年版)中对成语下定义为:“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的是一种确定的转义。”
《成语故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年)解释:“成语是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独特语言表达方式。它以最简洁的词语,准确完美地表达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并赋予深刻的含义,真可谓言简意赅”。
成语与其他熟语怎么区别呢?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按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先生的说法,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也称为俗语。一般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样黑”。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恰当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三字格”,一般都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如“背黑锅”不是说“背着很黑的锅”而是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枉”。歇后语也称为俏皮话,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格言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炼,如:“满招损,谦受益”。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属于交叉关系,同一语言既可能是谚语,又可能是歇后语,也可能是惯用语。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搞清楚某一语句是谚语还是歇后语或者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定性。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与成语一样,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如“碰钉子”,我们不能说成是“碰螺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能说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草烧”。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
2.汉语成语的性质及范围
成语是熟语大家庭的主要成员。它历史悠久、数量多,使用的范围广泛而且频率高,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下面的几个语言片断中都使用到了成语:
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他信奉无政府主义,创建洪门社团忠义社,渐成帮派首领、海派大亨。他与豪门女孩、留英律师蒋清深深相爱,却为了抚养好友遗孤林小健,在婚礼当口与未婚妻分道扬镳,为兄弟情义舍弃了爱情与婚姻。(咏群《大上海兄弟情深(下)》现代文学)
单纯的韩欣被她的语文老师吻了后,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沉浸在那种“美好”中,中考,她失败了。(pianmiao《校园》 - - [现代文学])
他面对一批背景性情各异的学生,和复杂的上层领导,见证了那所中学内外形形色色人物的悲欢离合.最终揭开了家族使命的秘密……(秋心凉《秋心凉》- [现代文学])
她所谓的活着的价值论在她妹妹们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来自同一片土地的人们的思想也渐渐悖离,甚至背道而驰。(- 李凤群-《缩写版背道而驰》 [现代文学])
我无法解释这是什么,但我却能模糊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欲望已经布满我的灵魂,并开始向这个夜晚的整个空间弥漫,随心所欲想想她吧!真正地随心所欲。(- 赵依杨-《夜舞》 [现代文学])
以上各片断中出现的“分道扬镳”,“力不从心”,“形形色色”,“背道而驰”,“随心所欲”都是成语。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愚公移山”;有的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有的源于文人作品,如“动辄得咎”“行云流水”;有的源于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成语有明显的特点。1.具有修辞作用。比如“胸有成竹”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成“肚子里长着一根竹竿”就大错特错了。“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2.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A.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马首是瞻”;B.词类活用,如“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祸国殃民”(使动)、“不耻下问”(意动)、“虎踞龙盘”(名词作状语);C.状语后置,如“嗤之以鼻”“重于泰山”;D.成分省略,如“逍遥法外”“盲人瞎马”;E.互文,如“善男信女”“拐弯抹角”。4.语法结构多样。有主谓关系的,如“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并列关系的,如“行尸走肉”“防微杜渐”;有偏正关系的,如“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动宾关系的,如“不见经传”“好为人师”;有补充关系的,如“无动于衷”“遗臭万年”。
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成语探源辞典》收集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200余种。另外《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集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集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一部分成语,然后指出出处,并进行分类。请看下面不同的成语分类:
成语与衣食:
衣冠楚楚 凤冠霞帔 布衣蔬食 残羹冷炙 山珍海味 钟鸣鼎食
粗茶淡饭 箪食瓢饮 衣锦还乡 花天酒地 布裙荆钗 脍炙人口 狼吞虎咽...
成语与住行:
登堂入室 窗明几净 雕梁画栋 金碧辉煌 鲁殿灵光 美轮美奂
蓬门荜户 瓮牖绳枢 跋山涉水 车水马龙 披星戴月 登山临水 颠沛流离...
成语与动物:
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 鹤立鸡群 凤毛麟角 飞蛾扑火 井底之蛙 黔驴技穷
如鱼得水 惊弓之鸟 一丘之貉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趋之若鹜 莺歌燕舞...
成语与植物:
岁寒三友 势如破竹 雨后春笋 姚黄魏紫 春兰秋菊 藕断丝连 桃红柳绿
指桑骂槐 芒刺在背 枯木逢春 披荆斩棘 投桃报李 良莠不齐...
成语与兵器:
自相矛盾 折戟沉沙 大刀阔斧 刀光剑影 唇枪舌剑 一箭双雕 横槊赋诗
枕戈待旦 图穷匕见 炮火连天 丢盔卸甲 强弩之末 枪林弹雨 盘马弯弓...
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知书达礼 礼尚往来 宾至如归 八拜之交 五体投地 张灯结彩
秦晋之好 洞房花烛 月下老人 明媒正娶 入土为安 断发文身 披麻戴孝...
成语与文学:
春秋笔法 点铁成金 韩海苏潮 行云流水 元轻白俗 红豆相思 红叶题诗
人面桃花 旗亭画壁 七步之才 梅妻鹤子 郊寒岛瘦 江郎才尽 洛阳纸贵...
成语与艺术:
曲高和寡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滥竽充数 煮鹤焚琴 长袖善舞 手舞足蹈
粉墨登场 梨园弟子 画龙点睛 妙手丹青 双管齐下 力透纸背 颜筋柳骨...
成语与科学:
斗转星移 日上三竿 月满则亏 炉火纯青 百炼成钢 半斤八两 锱铢必较
刀耕火种 钻木取火 风云莫测 雷霆万钧 水滴石穿 病入膏肓 沧海桑田...
成语与法律:
法不阿贵 令行禁止 明镜高悬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铁面无私 赏罚严明
格杀勿论 屈打成招 以身试法 绳之以法 执法如山 有案可稽 杀一儆百...
成语与教育:
春风化雨 良师益友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教学相长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一傅众咻 有教无类 薪尽火传 名落孙山 青出于蓝 断机择邻 言传身教...
成语与治国:
长治久安 富国强兵 国泰民安 革故鼎新 道不拾遗 日理万机 无为而治
力挽狂澜 疮痍满目 政通人和 分崩离析 半壁江山 民怨沸腾 生灵涂炭...
成语与做人:
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相忍为国 光明磊落 两袖清风 孤芳自赏 人面兽心
利令智昏 恬不知耻 口蜜腹剑 同流合污 吮痈舐痔 颐指气使 飞扬跋扈...
成语是熟语的成员之一,自然有熟语的共性,不同于词、自由词组和专业术语,但又有自己的个性,也不同于熟语中其他成员。这特有的个性体现了成语的本质特点。
2.1.四言定位
成语在外在形态上是由四言(即四个音节)构成的。如,恩将仇报、卖国求荣、吹毛求疵、颠倒黑白、结党营私、宾至如归等等。成语以四言定位是有根据的。
体现了汉语历史传统遣字用词的特点。
不管是中国古代文献还是现代文献,四言在用语造句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诗经》极是四言: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葛屦》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墓门》
“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四牡》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四月》
据统计在《诗经》305篇诗文中,四言有6724个,占全诗7284句中的92,3%。可见四言在《诗经》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毛泽东所作的作品中也用了大量的四言。
毛泽东《明耻篇》题志-1915年:
“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毛泽东《奋斗》(1917年至1918年):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妇女解放》(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原创古体】四言诗.解缘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 缘定三生,已成必然。 缘为何物?恩爱情仇(1)。 生生混世,为了万缘(2)。 缘有定数,随机而现。 命运好坏,五行推算。 究何道理?生命研探。 祖先教导,听否自便。 凡夫俗子,切莫多言! ———昊游子 2006年2月22日 注:(1)人道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缘。 (2)包括天缘与地缘。
尚飨《祭黄帝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出用四言表意是中国古代、现代文学遣字用词的一个特点。成语作为主要的词汇材料,自然体现着汉语传统遣字用词的特点。
(2)四言作为词汇材料的外在形态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a.结构匀称、稳定、节奏感强。
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事实表明,许多词由单言改变成了双言。因为双言体现了用语顺口节奏感强的规律。由以双言与双双言为主相匹配的四言,其整体匀称、稳定、节奏感强更为明显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不少语言单位原非四言,在不改变基本意义的条件下也可以改成四言。
+ 在原单位中加字:
无价宝- 无价之宝
骨肉情 – 骨肉之情
+ 在原单位中减字:
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 取长补短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星火燎原
b. 结构灵活多变, 信息含量大.四言可容纳汉语语法结构的多种格式:
主谓关系:万事如意、名不虚传、大仁大义、长生不老、同甘共苦、百战百胜、自力自强、随机应变、假仁假义...
主谓宾关系:真金不怕火、各奔前程、皮锅煮肉、灯蛾补火、苦药利病、短人看场...
并列关系:明争暗斗、轻重缓急、古今中外、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青红皂白...
定中关系:锦绣前程、百年大计、风流人物、空中楼阁、近水楼台、倾盆大雨...
状中关系:浑水摸鱼、半路出家、海里捞月、粉墨登场、闭门思过、沙里淘金...
连谓关系:过河拆桥、落叶归根、画蛇添足、弃暗投明、杀鸡取卵、得胜回朝...
兼语关系:借花献佛、借刀杀人、引狼入室、引人入罪、弄假成真、以目送情...
由于四言能包罗多种语法结构形式,所以就为它表达多种意义,容纳繁多的信息提供了合适的语言条件。经过历史考验证明,四言确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最恰当地成为成语的外部形态。
2.2.构成凝定
成语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成分和结构;一是意义。两者都有整体凝定性,并非临时凑成的松散体。这表现在构成成语的成分在成语中已固定下来,不能随便改动。如, “出尔反尔”不能改成“出你反你”,“手足无措”不能改成“手脚无措”。成语内的语法结构关系也是凝定的,不能随意改动。如:“酩酊大醉”偏正结构,不能改成连动结构的“饮酒大醉”。语序也不能随意颠倒,如:“人多嘴杂”不能改成“嘴杂人多”。如果随意改变成语的结构形式,就失去了成语原有的性质特点,即非成语而变成了一般的自由词组。成语的意义也是凝定的。成语虽然是由几个词组成,但它们却都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义,不是其字面意义简单组合。因此,成语的实际意义一般是不能从字面上推导出来的。如,“鱼目混珠”不是指“鱼的眼睛和珍珠混杂在一起”而是“好坏混杂于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意思。
2.3.风格典雅
成语大都是来自古代文献,其语体风格至今仍保留着原书面语的庄重、典雅、文绉绉的风貌。在构成上大都保留着古语词、历史词和古代语法结构。如,妒贤嫉能、幸灾乐祸、防意如城等。这与谚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具有通俗、平易的风格迥然不同。
2.4.传承习用
四言成语大都是来源于古代文献。但并不是古代文献中所有的四言词组都被转成为成语而传成下来。只有那些经过社会人群的考验、习用的才转为成语。所以社会的传承、习用性是成语一个重要的特点。
成语以上的四个特性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统一于一体密不可分的,少了哪一个都不能准确地体现成语的特点本质。
3.汉语成语的演变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语言,尤其是词汇也在日新月异。成语是词汇材料中的重要部分,固然有稳定性的一面,但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成语发展、变化的基础。语言是熟语渐变特性的,成语的演变要在较长的时期中才能体现出来。
成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旧成语的消亡、新成语的产生和成语意义的演变三方面,同时引发语义场的变化。在此,以现代汉语为横断面,举隅性地谈一谈.
旧成语消亡例。“被(pī,后写作“披”)坚执锐”与“披坚执锐”等义,“被”与“披”为古今字,因现代汉语里“被”只有“bèi”一读,所以“披坚执锐”表意显豁,已经取代了前者,“被坚执锐”退出了该等义义场。“貔貅(píxiū,古籍中猛兽名)百万”与“雄师百万”“千军万马”近义,与“老弱残兵”“枯木朽株”反义,由于“貔貅”对今人来说过于生僻了,改成语已经消亡, 退出了相应的各个义场。
新成语产生例。“改天换地”是个新创造的成语,与“移山倒海”“旋转乾坤”近义,与“原封不动”“依然如故”反义,进入了相应的各个义场。“下马观花”比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是翻新“走马观花”而产生的新成语,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反义,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近义, 进入了相应的
各个义场。
成语意义演变例。“短小精悍”原形容身材短小而精干,与“五短身材”“精明强干”构成近义义场,与“五大三粗”“人高马大”构成反义义场;后来它又派生出形容言论简短有力的意义,又与“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构成近义义场,与“长篇大论”“连篇累牍”构成反义义场。“明目张胆”原形容很有胆识而敢于作为,是褒义成语,与“敢作敢为”“浑身是胆”构成近义义场,后来该成语色彩意义变成贬义的了,形容无所顾忌而胡作非为,自然就退出了该近义义场;而与“胆大妄为”“明火执仗”构成近义义场,与“鼠窃狗偷”“鬼鬼祟祟”构成反义义场。“钩心斗角”原形容建筑结构精巧工致,与“雕梁画栋”“雕栏玉砌”构成类义义场,后来该成语的意义发生了转移,比喻各用心计,互相倾轧,自然就退出了该类义义场;而与“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构成近义义场,与“开诚布公”“披肝沥胆”构成反义义场。
3.1.整体变化
成语整体的演变主要是脱落和新生。一般说那些反映旧制度、旧现象、旧观念的成语除极特殊情况之外,人们不用它们作为交际材料。它们已经离开了成语队伍。如,“金马玉堂”(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长林丰草”(指隐居之地)等等。另外一些极生僻的成语大都脱落下去,被较通俗的同义成语所代替。如,“情宝迷绑”被“怀才不遇”代替,“镜花水月”被“空中楼阁”代替等等。
3.2.个体变化
成语的个体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意义转移
有些成语的意义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所表示的对象就发生了变化,由表示甲意义转移至表示乙意义。
“明目张胆”原义是有胆有识,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旧唐书。韦思谦传》:“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报妻子耳。”后转义为公然作恶,无所避忌干坏事。《郭沫若。骑士》:“他自己明目张胆地做着些不好的事情,他偏忍得下心,诬枉我和我娘家的书童有秘密的关系。”
“漏泄春光”原义是指春天的风光景色由柳枝的发绿而透露出来.唐代杜甫《腊日》:“侵陵雪色不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后来转为隐情的泄露。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析》:“本待要安排心事转达幽容,我只怕漏泄春光与乃堂。”
3.2.2.意义扩大
成语意义由所表达小的范围逐渐变成较大的范围。“半路出家”原义专指成年后才去当和尚或尼姑。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郑夫人腹痛,一陈紧一陈,老尼姑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后扩大范围泛指不是科班出身,中途改行从事某项工作。鲁迅《花边大学。奇怪(二)》:“如果大众语既是半路出家,新名词也还不很明白,这 “落伍”可真是“彻底”了。
“如火如荼”原义是指军队陈容盛大。《国语。吴语》十九:“万人以为方陈,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茶...左军亦如之,皆亦裳、亦旗、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后意义扩大了,泛指气势蓬勃,旺盛、热烈。巴金《家》六:“过了两年, “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
3.2.3.色彩变化
成语色彩的变化,是色彩变化,如,由中性色彩转为贬义色彩或由贬义色彩转为褒义色彩等。比如下面一句话中成语的感情色彩就不合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一团和气”原义指态度和蔼可亲,充满和睦融洽的气氛,褒奖、肯定的色彩。宋代谢良《上蔡语录》:“明道先生坐和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文康《儿女英雄专》:“虽是两家合成一家,倒过得一团和气。”后转为贬斥、否定色彩,表示无原则不明是非的处理事情。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
3.2.4.语形变化
语形变化是指成语外在形态的字、词的变化。“偷天换日”原型是“移天易日”《晋书。齐王冏传》五九: “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当时喋喋,莫敢先唱.”后将 “易”改为 “换”作 “偷天换日”。清代李渔《怜香伴。帘阻》:“转劣为优人莫测,偷天换日鬼难防。”
“言不由衷”原型为“信不由衷”,“衷”也作“中”,《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后来演变成“言不由衷”。《续通鉴论。梁武帝。二六》:“故自隋而之唐,月露风云未能衷止,而言不由衷,无实不祥者,盖亦鲜矣,则(苏)绰实开之先矣。”
二、中国传统等级观念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涵义是文治与教化.>哲学卷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根据文化的层次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三种。根据文化的存在形态和层次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部分。中国文化都有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它的外在特点包括:古老性,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它的内在特点包括:哲学特性,宗教特性,美学特性,伦理特性。
中国汉语成语是汉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观,它以凝炼的四字句(就通常而言)反映、表现出缤纷多彩的人文世界。汉语成语是汉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结晶体,它蕴涵着汉民族文化的各类思想和行为的趋向和准则;汉语成语积淀着汉民族的不同文化心态,是汉民族文化心态的生动、真实的写照。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状态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演变无不在汉语成语世界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其文化特性具体体现如下:
+体现出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精炼性。中国汉字家族是由本身具有意义的单个字构成的,而这单个字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单一性,而是具有多重意义。基于这,由四个字(或有三、六、八等字)构成的汉语成语,就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世界。中国人就是用这些汉语成语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来说明自己的行为以及表现事物的发展和存在的状态;同时中国人也用这些凝炼的汉语成语来加强自己的思维。汉语成语的这种凝炼性正体现出中国传统思维的精炼性,这也就是说中国人把千言万语的想法浓缩在简单的汉语成语里,然后又借助这些汉语成语去开拓自己的思维。
+反映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态。汉语成语中有相当多的成语反映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态,如夫唱妇随、明哲保身等等。汉语成语这一文化特性的形成在于中国文化思想大都体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而古代的文章都是用凝练的文言文写下来的,所以汉语成语就自然而然形成这一文化特性,这使得中国人能在有限的字句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同样中国人的复杂的心态也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得到体现。
+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思想。汉语成语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一个缩影。中国人对社会认识、人生看法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思想都在汉语成语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满招损,谦受益等等。
+浓缩着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形态。在汉语成语中,中国人在生活中的不同形态也得到体现,如温良恭俭让,就表现出中国人在生活中要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
+体现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现象。汉语成语是汉民族用来表达思想、表达情感的最为凝炼的语句。在汉语成语中有相当多的是表现出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现象,如文以载道、文人相轻、文房四宝、三教九流。
汉语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有机构成者,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一个倾向就是喜欢做简洁、凝练的思考,而不爱做复杂性思索,这与中国汉字有一定的关联,因为汉字主要是由象形、会意这两个特性构成,这样每个汉字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自足、丰富的意义世界,因而中国人用少许的汉字就能进行简洁、凝练的思考,而汉语成语可以说正是这种简洁、凝练思考的典型结晶和表现。汉语成语的句型结构一般为主谓、动宾、偏正型,而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意义的语句,因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在古汉语中基本上都是单字,这样在四字语句中就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世界。
+有动态性。汉语成语就语言性而言,它能够给人以一种动感,因为汉语成语有相当多的是由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构成的,这样前面的词使动后面的词,从而造成一种动感。
+有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因为汉语成语都是由每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字而构成的四字语句,这样人们在认识汉语成语时,其思维就可以从单个字入手进而联字思考,而在这单字构成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做出认识、评判和把握,这又在于汉语成语以有限的字句包含丰富的内容,让人们可以探求汉语成语之外的意义世界。
+有稳重感、平衡美。汉语成语不论是四字,还是五字、六字、八字,从结构上看都有一种稳重、平衡之美,因为汉字是方块型,它本身就有一种稳重、平衡美,而四字、五字、六字、八字又往往是相互对称的,是一种联合式的语句结构,更能给人以稳重感、平衡美,可以说这也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因而人们在接触汉语成语的瞬间,心理就会感受到一种稳重感、平衡美,这应是汉语成语对人类语言的一大贡献。
+形容和比喻为一种实体。汉语成语大都是一此事物来形容和比喻彼事物、它事理,即汉语成语对事理不是直陈、明说,而是借助某形象、某事物、某事件形容和比喻,这就给人们形象、可感地对事理进行理解和接受。
总而言之,中国汉语成语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瑰宝,它是中国人的智慧的一种典型体现,是中国汉字在人类语言运用上的一大杰作。中国汉语成语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一种形象写照,它凝聚着几千年中国人文文化发展的演变历程,它已成为当今人们审视中国人文文化发展演变历程的镜子。中国汉语成语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思考和运用的必不可少的语言成分、思维成分。中国汉语成语因其凝练性、丰富性、审美性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语言的宝库,这点它有别于西方语言,因为西方语言是拉丁字母,它的每个字词构成都要借助一系列字母才能完成。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伴相随,关系十分紧密,语言运用中渗透着文化的巨大影响。人们学习、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往往要涉及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文化语言学进行的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跨学科的研究。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言:“我所了解的文化语言学是说某一民族的某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民族的语言里有所表现,或者倒过来说,某一民族的语言里有某种现象可以表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某一方面。照这样理解的文化语言学当然是语言学的一个方面,是值得研究的。”①
汉语言是汉文化的表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物质文化(指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及其行为和成果,包括劳动工具、食品、居室、衣着、服饰、日用器皿等)和精神文化(指思想意识及其活动和成果,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等),无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而且首先体现在汉语词汇平面上。作为词汇重要组成成员之一的汉语成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富有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则以“成语与文化”作为论题,从“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和“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两个角度,阐述它们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里须说明的是,本文中列举到的作为文化的沉积物的成语,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引申出一种新的意义,这一点是应当注意分辨的。有些文化因素即使只表现在成语的个别组成成分上,但是跟成语的整体意义仍有着紧密的联系。
1.1.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将语言材料应用于古代历史研究的创始人──德国语言学家、民俗学家雅各?格林指出:“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骨殖、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②可见,文化在语言中反映之深刻、之广泛。本文所涉及到的文化是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的,不过仍侧重于精神文化方面。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悠五千年,灿烂而辉煌。汉语中的传统成语,大多数在上古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有人统计了《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中注明来源的4600条四言成语,结果是:来源于上古至秦汉时期的3128条,占68%;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690条,占15%;来源于隋唐时期的414条,占9%;来源于宋朝时期的276条,占6%;来源于元明清时期的92条,占2%。③由此看来,传统成语数量可观,历史久远,历代以来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迹,在成语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例如上古至秦汉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进入了成语:完璧归赵、图穷匕见、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作法自毙、焚书坑儒、破釜沉舟、萧规曹随。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建了儒家学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长期成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组织和精神生活的指导思想。《论语》是主要记载孔子言论的书,以至于古人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仅从中摘引、节缩或演化出来的成语就不少。据我们统计,被《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收录的就有59条。汉语中来自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成语不胜枚举。像下列这些成语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儒家思想:穷则思变、能屈能伸 、推贤让能 、知易行难、未雨绸缪、爱人以德、礼尚往来、行远自迩、多难兴邦、度德量力、当仁不让、名正言顺、过犹不及、言而有信、用行舍藏、得道多助、不违农时、与人为善、不为已甚、威武不屈。这些成语,在扬弃了部分封建性糟粕之后,获得了一种新的含义,成为我们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至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一类,只是作为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才存活在当今人们的言语交际之中。
农历是中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四时八节、春华秋实、冬扇夏炉、寅吃卯粮、花甲之年、身怀六甲(传说六甲为天帝造物之日)。
十二生肖是古代中国人用来代表地支以纪年月日的特征动物。据史载,南北朝时生肖已普遍用来纪年,至今民间仍然使用,俗称属相。而以十二属相纪年,其中无“驴”,“驴年”纯属子虚;生肖不能用来称月,“马月”亦是乌有。所以成语“驴年马月”表示没有期限。
指南针、造纸法、印刷术和火药都由中国人发明,然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四大贡献。这里以“造纸法”为例说一说。东汉蔡伦以树皮、破布、废麻之类为原料,于105年制成了质量较好的纸,从此价廉物美的纸就迅速推广,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难以估量。④成语中存在着一系列同纸有关的成语:纸上谈兵、纸醉金迷、一纸空文、片纸只字、三纸无驴、力透纸背、跃然纸上、洛阳纸贵。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药学,源远流长,今天在世界医药学中仍然放射着夺目的光彩。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最重要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问世。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名著,为世界医药界所瞩目。中医的诊疗方法、医治手段、药物名目等在成语里留下了它们的痕迹:灵丹圣药、狗皮膏药、药笼中物、牛溲马勃、良药苦口、如法炮制、以毒攻毒、急脉缓灸、痛下针砭、药石之言。
围棋,据说是尧所作,是我国传统的棋种,春秋战国就有关于围棋的记载,汉墓殉葬物中曾发现石制棋盘。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现在通行的中国象棋,相传是唐代牛僧孺所制。跟棋艺文化相关的成语也不少见:棋逢对手、举棋不定、星罗棋布、丢卒保车、放马后炮、过河卒子。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它是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之下逐渐形成的一门特殊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汉语中不少成语是反映书法艺术的,或喻笔势,或喻风格,或品评其高下。如:龙飞凤舞、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初写黄庭、柳骨颜筋、春蚓秋蛇、信笔涂鸦。 茶是中国的主要特产之一,常绿灌木,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可泡制饮料。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制作都起源于中国。俄语和英语的“茶”都是音译词,只因借入的途径不同而有差别。唐代陆羽著有《茶经》,被世誉为茶圣。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茶文化。如成语“三茶六礼”指明媒正娶(中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因而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六种仪式),“三茶六饭”表示茶饭周全,请人饮宴叫“杯茗之敬”。还如:茶余饭后、粗茶淡饭、残茶剩饭、扫雪烹茶。
桂花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树形美观,终年翠绿,花小而芳香。桂花除观赏外,还有多种用途。尤其是它那古朴典雅、清丽飘逸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成语中的“桂”多用来比喻珍贵的人材和物品或比喻科举及第等。如:桂子飘香、桂酒椒浆、桂子兰孙、桂折一枝、折桂攀蟾、桂枝片玉、椒焚桂折、米珠薪桂。
中国有370多种竹子,约占世界竹类的三分之一。富饶的竹源,使我国在殷商时代就跨入了竹子文明时代。从远古时女娲用竹做笙簧,羿使用弓箭“射九日”的神话始,中国人民种竹、爱竹、用竹盛行。仅殷商时代诞生的竹简就延续了两千多年,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同竹子有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竹头木屑、成竹在胸、破竹建瓴、青梅竹马、哀丝豪竹、箪食瓢饮、蓬门筚户、归心似箭。
语言中的色彩词常与民族文化心理相联系,汉语中的色彩词语体现着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服饰色彩的不同,代表着服色文化。汉民族的黄色,是帝王之色。古代帝王乘的车叫黄屋,写的文告叫黄榜,穿的衣服叫黄袍。故成语“黄袍加身”表示被部属拥立为帝。而朱、紫、青、绿,都是官阶之色。前两种颜色代表封建官僚中的最高层,因此成语“被朱佩紫”“兼朱重紫”“衣紫腰金”都表示身居高官,地位显贵。后两种颜色是中下层官吏服饰的标志,象征地位低微,所以“白发青衫”指晚年当上微官,“青衫司马”泛指失意的官吏。白是平民之色,古代平民服饰不许施采,故称平民为白衣。成语“白衣秀士”指尚未做官的读书人。现代汉语中也还常用成语“大红大紫”形容人的显赫、得意,尽管多含有讥讽意味。⑤
鼎,是中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都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就是“世纪宝鼎”,以此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汉语中留下了一批带有“鼎”语素的成语:鼎鱼幕燕、鼎铛有耳、尝鼎一脔、举鼎拔山、牛鼎烹鸡、举鼎绝膑、三足鼎立、钟鸣鼎食、瓜分鼎峙、负衡据鼎、一言九鼎。 黄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因此成语“黄钟瓦釜”比喻艺术性较高或较低的文学作品,“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用,“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高妙。
其他再如跟汉民族建筑文化有关的成语:亭台楼阁、舞榭歌楼、空中楼阁、祸起萧墙、深宅大院、雕梁画栋、钩心斗角、曲径通幽。
再如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的成语:峨冠博带、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
再如跟汉民族酒文化有关的成语:酒醉饭饱、酒有别肠、酒酣耳热、酒入舌出、酒色财气、酒囊饭袋、借酒浇愁、醴酒不设、高阳酒徒、求浆得酒、我醉欲眠、酩酊大醉、平原督邮。
再如跟汉民族礼仪文化(含体态语)有关的成语:礼奢宁俭、入境问俗、张灯结彩、门不停宾、洞房花烛、打拱作揖、额手称庆、弹冠相庆、心服首肯、鞠躬尽瘁、袖手旁观、抓耳挠腮、嗤之以鼻、扼腕叹息。
以上诸多例子,都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1.2.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
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因而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 萨丕尔指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⑥成语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由文化的历史沉积下来的,成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是极其丰富多采的。 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天马行空、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牛郎织女、南柯一梦:这些成语都源自古代的神话传说;拔苗助长、杞人忧天、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与虎谋皮、对牛弹琴、黔驴技穷:这些成语都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指鹿为马、四面楚歌、罗雀掘鼠、风声鹤唳、得陇望蜀、请君入瓮、逼上梁山:这些成语都源自古代的历史事件。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它们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这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凝固在四字格中,同时赋予了它们特定的含义,发展为成语,大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语言宝库。这一类典故性成语所深深蕴蓄于内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北郭先生”这三条成语的喻义风马牛不相及,缘由何在?在于它们出典不同,所以喻义各异。“东郭先生”是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因此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南郭先生”是《韩非子?内储说上》一则寓言中那个“滥竽充数”的人物,所以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北郭先生”是汉代韩婴《韩诗外传》中的人物,他却楚庄王之聘而不仕,因而喻指隐居不仕的人。人们不了解这些典故成语的来龙去脉,就无从知晓它们的特定含义。
月下老人、赤绳系足、红丝联喜、红丝待选:这几个成语,头一个喻指媒人,中间两个表示男女结成婚姻,最后一个表示择婿。它们都有相同的文化出典:相传唐朝有个韦固,一天夜里遇见一个老人倚坐在袋子上,对着月亮翻书。问他看什么书,答是婚姻簿子。又问袋内是何物,答是赤绳,用来系住夫妻的脚。不管是仇家,或者贫富悬殊,或者相隔遥远,只要扣上这绳,终归成为夫妇(见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比翼双飞、比翼连枝、比目连枝、连理分枝:前三个成语都用来比喻夫妻恩爱,最后一个比喻夫妻分离。在汉文化中,比翼鸟是传说中的鸟,一目一翼,必须两两双飞;比目鱼据传只有一目,也务必两鱼并游;连枝,即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枝叶。汉民族常用这三样事物来喻指夫妻。此外鸳鸯,也喻夫妻,故有成语:鸳俦凤侣、乱点鸳鸯、棒打鸳鸯。
寄雁传书、来鸿去雁、雁来鱼去、鱼笺雁书、鱼沉雁杳:这几条成语都与书信有关,或喻书信,或喻书信往来,或喻音信断绝。个中的文化背景是:雁指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常……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鱼指书信,是因为古人寄信时,都把书信结成双鲤形寄递。今天,人们还常将信使喻为“鸿雁”。
“歃血为盟”表示订立盟约;“歃血为誓”表示决心;“口血未干”表示订立盟约不久,但多用于随意毁约。它们都基于我国古代同一个文化习俗:古时订立盟约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意。
“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奢侈,“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其他还有“烹龙炮凤”“山珍海味”“嗟来之食”“若烹小鲜”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本来面目、开山祖师、聚沙成塔、泥牛入海、盲人摸象、一尘不染、想入非非、现身说法、味同嚼蜡:这些成语都产生于汉魏至隋唐期间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之后,而且大多来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不过,从形式上看基本上已完全汉化,人们一般已经不感觉到它们是外来的了。 “三位一体、象牙之塔、火中取栗、泥塑巨人”等也是外来成语,但是,汉语成语中的“舶来品”极少。这是成语的本质所决定的,因为人们在翻译时,碰上一条外民族成语,常采用含义跟它相当的汉语成语来对译的缘故。在此不妨举几个汉语成语与外民族成语(外民族成语均直译为汉语)的例子作点补充。像汉语成语“入乡随俗”,英语则是“到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汉语“实事求是”,英语则是“铁锹就是铁锹”;汉语“一贫如洗”,俄语则是“光秃如铁杵”;汉语“对牛弹琴”,俄语则是“把珍珠投到猪面前”;汉语“殷鉴不远”,法语则是“滑铁卢就在前面”;汉语“青出于蓝”,蒙语则是“后长的犄角比先长的耳朵硬”;汉语“一箭双雕”,而英语是“一石二鸟”,俄语是“一石两兔”,德语是“一拳双蝇”;等等。
近读一篇文章说:“由此可知,汉英里的成语几乎没有对等意义上的交换。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它们是必须解决的。怎么办?翻译经验丰富的人都爱问这样一句话:有现成说法吗?”又说:“不管怎样,‘现成说法’的运用,在英译汉里要精当得多。这自然是因为译者看见并理解某句英语时,能想起并运用的汉语‘现成说法’又多又好之故。”⑦作者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认为不能绝对化。那些典故性强、文化意味浓的汉语成语(含有国名、地名、人名的最为典型),是万不能用它们当作“现成说法”去对译的。曾经有人在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116首时,前几行译为:“既同心之相结兮,吾知愚公之山可移。/顾真挚之爱情兮,讵随境遇而变易?”这里用汉语成语“愚公移山”的变用来对译,实在是不伦不类。它是典故性成语,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色彩,放在译文里很不恰当。⑧ 何况,由于文化的差异,即使字面意思相同,成语的含义也会不同。如汉语成语“如履薄冰”形容做事谨慎,英语与之字面意义相同的 skating on thin ice,则表示冒险的意思,而 tread on eggs(字面义为“如履鸡蛋”)才跟“如履薄冰”的意义相对应。汉语成语“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英语与之字面意义相同的 a walking skeleton,则指非常清瘦或憔悴的人。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辨别的。 成语中,文化的民族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在异类文化的对比和交流里显得尤为突出。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蝇营狗苟、瓦鸡陶犬”这一类带有“狗”(或“犬”)这一语素的汉语成语,几乎都是贬义的,因“狗”在汉语中的文化含义是贬的。而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的忠诚朋友,英语中“dog”的文化含义是褒的,有时管自己的孩子叫狗,甚至把狗称作自己的孩子,这在汉民族中是不可思议的。虽然也有“犬子”之说,但要知道,那是自贬之词。汉语成语“扶危济困”译为英语是“帮助跛狗过栅栏”(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如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汉族人不大跌眼镜才叫怪呢!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它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图腾,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至迟在战国末期,它就获得了“帝王”的喻义(还有其他喻义,此不述)。⑨汉语成语中就有:真龙天子、飞龙在天、龙子龙孙、龙飞凤翔、龙兴凤举、龙楼凤阁、龙颜凤姿、攀龙附凤。但在西方人心目中,龙(dragon)是与“凶狠”“恶毒”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文化意义竟如此大相径庭。
最后从成语的外在形式来谈一谈。汉语成语的外在形式基本上都是四字格。有的学者干脆提出,汉语成语的外在形式“应定于四字格”。也有人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其实,汉语成语中不少非四字格也有常压缩为四字格的,如“依样画葫芦”省作“依样葫芦”,“过屠门而大嚼”省作“屠门大嚼”,“王顾左右而言他”省作“顾而言他”,“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省作“经天行地”,等等。至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类,还常常各自以四字格形式单用。那么,为什么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呢?这显然与汉语的文化背景有关。⑩正像刘洁修在《成语》(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所说的:“这跟汉语词汇的构造规律、声调规则以及传统的诗文形式密切相关。”在此我们再补充一点:据笔者统计,《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3345条四字格成语中,联合式结构的有1342条,约占总数的40%,如:窗明几净、背井离乡、暴风骤雨、精雕细刻、短小精悍,等等。那么为何联合式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呢?这大概又跟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对称平衡为美,以不对称不平衡为不美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 汉语言的文字是独特的表意的方块字,这种书面形式的文化特点,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八字打开、十字街头、止戈为武、利旁倚刀、三豕涉河、乌焉成马、鲁鱼帝虎、亥豕相望”中的前四个成语都是在“析字”基础上产生的,而后四个成语都形容文字错讹多,前提是汉字中存在着形近字。
英国学者哈特曼、斯托克在他们编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中指出,成语是“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单个词义总和的涵义的词组,通常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就会失掉其特殊的涵义”。成语之所以有如此特点,是因为它具有特定语言的文化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包括社会环境、生存条件、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尚习俗,等等,都是由该民族语言集团把它们附加在本民族的词语中,从而使它们成为文化词语。习用久远的成语,这种附加的文化意义表现得更为显著。就是一般的词语,虽然词汇意义相同,但文化意义就不一定相同,也是不乏其例的,前文提及的“狗”与“龙”即是。再如“岁寒三友”中的“松、竹、梅”,在汉文化中由于它们不畏严寒风雪的习性,故而用来象征人的坚强、高尚的品格,但在其他语言中,就不一定有类似的文化意义。成语是语言中文化的积淀,它所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文化意义,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本文各以“文化”与“成语”为视点,来观察“成语与文化”的关系的,可见它们二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密不可分。不过,笔者的阐述也仅限于举隅性的,成语中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还有待于人们作更为广泛的挖掘、更为深入的探究。
2.等级观念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背景及发展道路.五千年的传承,生生不息。我们不能否认,今天的中国文化,其内部结构的主干是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仍然潜在地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其中等级观念具有代表性特征。从中国等级观念的起源和嬗变,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
所谓“等级”,指的是地位上和法律上不平等的社会集团。当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身份有了严格的等级差别。等级普遍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关等级的观念因而也在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工业传统等因素决定下形成并系统化。
2.1.观念的起源及嬗变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等级制度已产生。当世裂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后,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等级。《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段话表示,士以上是统治阶级,即各级贵族,皂以下是被统治阶级,其身份是微贱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权利或义务必须与所处等级相符。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政体由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封建社会土地私人占有制。在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历代加强,国君掌握最高权力,其内部又形成“金字塔”的不同等级。在家庭内部也有尊卑长幼之别,每个人都要严格地遵循和维护自己的等级名分。
由秦至清,是等级观念凡固与完善时期。虽然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有些不同,但是根本性质是一致的。以婚姻方面为例证,最明显地表现男女不平等的等级观念的典型事例是男子可以娶多个妻,而女子要从一而终。虽然宋代之前,女子再嫁并位禁绝(如唐代韩愈的女儿先适李氏,后嫁樊宗懿。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曾再嫁等等),但女子的卑微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他们仍然处于男人的掌握下。等级制度即使内部有所调整,总体结构绝不动摇,也排斥外来文明的任何影响。
中国等级观念主要表现为这几个特点:它利用血缘宗法制的亲情关系作为维系社会的基本原则,以纲常礼教制约着人际关系,君权、父权及夫权绝对化。从上文可见,中国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系与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确有高度的密合性,等级观念因而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
2.2.等级观念与宗法制的关系
等级观念是宗法制的产物。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延续统治期间,宗法制是礼教的核心内容。
据考证,中国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其后日渐完善。儒学是春秋战国之际产生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维护宗法制的权威,而宗法以家扩大为“族 ”,进而延伸为“国”,强调尊于祖忠于君,形成“家国同构”的格局。国家的稳定,必须从家庭开始。古代一人犯罪会株连九族,满门抄斩,可见家族被视为利益整体,对国家治乱极端重要。宗法制度与下至作为社会最小组织单位的家庭,以及上至作为社会最大组织单位的国家,都有密切的关系。
宗法制度以血亲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权为基础.嫡,是正妻所生之子,就血统而言,最纯正最高贵.确定本家族始祖之嫡长为大宗,其他为小宗.大宗比小宗为尊.>中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说明,只有嫡长子才能有世袭的资格,如: “兄终弟及”。在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血统院近、辈份高低、年龄长幼,形成一套亲疏有别,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体制。
推而广之,皇帝既然家天下,江山是其私有财产,储君作为继承者,也按嫡长原则确定人选,...封建王朝的各色王公贵族卿大夫也不例外。宗法制就这样层层叠叠地构架了一个个网络,许许多多网络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到一起。宗法制度在强调嫡庶分明、长幼分明的同时,重视男性,排斥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宗法制度是中国等级观念的支柱。
除了家族范围之外,等级还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中,例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不平等,在统治者内部还有官阶之别,被统治的平民百姓也有门第之别。等级观念日趋泛化强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在传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起着广泛、持久的制约作用。
2.3.等级观念与儒学的关系
等级观念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无疑,儒家思想作为高级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不仅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而且也通过种种教化方式,使被统治者接受。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主张之一是“礼”。儒家对于礼教的阐释是很全面的,而且指出礼就是确认等级差别的合法性。《礼记。坊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第第、夫夫、妇妇”,人的一切活动都合乎等级身份。孔子私人讲学时,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为首科. 《荀子。礼论篇》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管子。牧民》把“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兴亡的四大道德支柱(四维),“礼”占首位。
礼的价值与支配力是非常大的。礼不仅是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等级观念的依托。礼是制定法典的依据,是评价功过是非的标准,是社会稳定平衡的保证,实际上,礼的方方面面也都以等级为轴心。
3.小结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关于“成语”虽然有不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成语形式简洁,含意精辟的定型词组。本章已经阐述成语的定义与其性质及范围,同时也对成语与其他熟语的区别进行介绍,对中国传统等级观念进行介绍。成语是熟语的成员,自然有熟语的共性,不同于词、自由词组和专业术语,但又有自己的个性,也不同于熟语中其他兄弟成员。这特有的个性体现了成语的本质特点:四言定位、构成凝定、风格典雅、传承习用。
成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旧成语的消亡、新成语的产生和成语意义的演变三方面,同时引发语义场的变化。
中国传统等级观念也是本章的一个内容。这些问题都与本课题有关。阐述这些问题帮助我们更加掌握有关成语的知识,其中包括“反映传统等级观念”这方面。
第二章: 反映传统等级观念的现代汉语成语研究
一、等级观念成语的解析
如前所述,,长期封建社会中,具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纲常伦理的体系,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逐渐发展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
荀子认为:“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礼论篇》)。《管子。五辅》认为:“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汉代新儒学的奠基者董仲舒也说过:“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上述的说法说得十分明确、透彻,有层次性和系统性。总之,以辈分、年龄、亲等、性别、官爵、财产、门第、才智、德行等条件为基础定出等级差别,然后确定各个等级不同的权利义务、思想行为规范。每个人的身份角色是多方位的,所以也就兼备多重等级类别。例如论性别,婆媳均是多歧视的女性,论辈分,婆婆则可欺负儿媳;又如破落的大户子第,论门第自视高贵,论财产则可能一文不名,沦为他人嘲弄对象。
等级观念并非纯自然状况的再现,而带有强烈的主观褒贬色彩。等级观念的总原则是别尊卑,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表示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一系列的等级观念。根据人们的身份、权利与地位,把上级、亲近的、长辈、男性、高贵的视为尊,把下级、疏远的、晚辈、女性、贫贱的视为卑。处于不同等级的人都相对有尊有卑。尊者拥有对卑者的支配权,卑者只有服从的义务。强调卑不逾尊,否则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栽。“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然后“一物降一物”。由于每个人就不同场景而言,处于不同地位,就会导致大格分裂,难以具备平等意识,缺乏足够的自尊和自言,也不能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人。这是等级观念的恶性后果。
本文从不同切入点把等级观念大致归纳为五类-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贫富有差。有关等级观念的成语也按此类别进行解析。
1.以社会职位划分为“上下有等”
所谓上与下,就是彼此存在着领属与被领属的关系。古代地位高的人自命高尚,地位低的人自认低贱。“人微权轻 ”、“人微言轻”、“上智下愚”。居上者驾驭在下者,在下者对居上者必须绝对忠诚和无条件地服从。而“顶头上司”一旦垮台,也会影响到依附他的人溃败。
封建时代的等级社会,如果纵向划分考察,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极。农民阶级要想生存必须依附于地主阶级,受他的剥削。地主和农民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农民虽然辛辛苦苦地劳作一年,但有时交完地主的地租以后就所剩无几了。
如果横向划分考察,存在君臣、农民、官兵、官民、师徒、师生、主仆等多种系列的等级差别,相应的也就形成了居高临下的若干等级观念。
1.1.君本位观念
这是所谓独尊君主观念,区分了君主与臣民的尊卑,肯定了君臣、君民之间的主从关系。
封建社会是实行君主统治的。因此,君主是社会等级中的顶峰,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君主都是最大的特权者。如人们通常称帝王为“九五之尊”(“九五”出于《易经》乾卦第一),告诉我们君主在这个社会至高无上“唯我独尊”。
旧时相信君主是天意的代理人,即“君权神授”、“继天立极”、“承天受命”、“顺天遵命”、“奉天承运”、“法天隆运”、“天王老子”,天意是不可违抗的。为了维护统治的绝对权威,得到臣民的敬畏和服从,君主利用人对天的崇拜,使君权扩张到极限,例如:“王言如天语”、“天子无戏言”。皇帝一言既出就号令天下,所以“打入冷宫 ”、“君命无二”。君主的意志是神圣,所谓“圣旨”、“钦命”;君主的行为也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所谓“御用”、“临幸”;连君主的仪表和器物也是最特殊的,所谓“龙颜”、“黄袍”。臣民对朝延无条件遵奉,就是“人随王法草随风”。
此外,由于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皇位实行世裂,更加强君权集中的合法性。凡皇帝的亲属,由于宗法血亲关系纽带,自然随着皇帝地位也取得了高于臣民的等级地位,极有权势的人。如:“黄亲国戚”、“金枝玉叶”、“皇帝女儿不愁嫁”、“王孙公子”、“凤子龙孙”。
即使君主、贵族的住宅也是与普通人隔离的。君臣的座次方位显示身份等级,君王面南为尊,臣子面北为卑,“北面称臣 ”,朝会时君主威仪赫赫,群臣必须“三跪九叩”。
至于臣民,“为人臣者,各保其主”、“铁杵保皇”、“纳贡称臣”,都要各自保定与忠于自己的君主,只能是君主的奴仆,必须尽力遵照君主的命令,为君受难,如:“主忧臣辱”、“臣不傲君”,甚至在任何情况下,为了君主不惜生命,所以“臣为君死”、“为臣死忠”、“主辱臣死”。臣的身份地位是君主赐予的,所以“主贵臣荣”。君主越来越尊,臣民越来越卑,致使臣民感到畏惧。
1.2.官本位观念
这主要指官场中上下级之间、此外还有官场与平民之间的等级界限,在封建等级结构中,全体官僚以职位高低、权利大小来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而凡是得以做官,就取得了高于平民百姓的社会地位。
官僚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平民百姓来说,而直接的统治者,州县官甚至被称为“父母官”,平民百姓无疑是其子女,虽说父母要抚爱子女,但父母是子女的长辈,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封建社会官府腐败,官贵民轻,多数官吏欺压百姓,官家的刑法也很残酷,平民百姓从来不敢与官吏较量,怕会遭到祸难,“老虎屁股-摸不得”。从这一个侧面反映了官民之间的对立矛盾。
官吏们可以利用手中职权横行不法,欺压平民,如:“官虎吏娘”,而老百姓的正当活动却受到限制,不能正面与官吏冲突,只能采用迂回曲折的办法。
官阶是地位的象征,“官大奴大”、官气十足”。上一级官吏可以凭权势支使欺压下一级官吏。
既然官吏是社会的上层,那么,因为要想得到社会地位和权利,能进入“达官贵人”、“豪门贵胄 ”、“王公大人”之类的等级,就必须做官。平民百姓“白丁俗客”,实质上处在整个封建等级社会的底层,属于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权利,一定要从属权贵,长期受统治阶级的压迫。
封建时代的官本位观念很强,官吏们利用各种方法“加官进爵”、“拜将封侯”,由小官提升到大官,一个手段是以姻亲关系勾结攀援,所以出现了“夫人裙带”(“裙带关系”、“裙带风”、“裙带官”等不正当情况,甚至公然用财物打通关节,当权者可以“卖官鬻爵”。官吏一旦失势,也比平民资历。
1.3.师本位观念
所谓师本位,即师生之间身份的不平等,把教师置于上等,学生处于下等。
古代教育机构有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的教师是臣,私学的教师是儒士,他们处于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如:“师道尊严 ”、“程门立雪”。这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和权威,无可非议,但是走向极端,徒弟对老师要绝对服从,“白首北面”,不得背弃师承的学派。这扼杀了人的创新精神。
中国古代虽然提倡教学相长,但是实际上,师生的尊卑之别是不能混殽的。
1.4.主本位观念
明确规定主子和奴仆之间的等级地位悬殊,强调主尊仆卑。
“主”是权力或财物的支配者;“仆”是奴婢,是社会等级结构中身份地位最低下的等级。奴婢既无私财,又无人身自由,受压迫、凌辱,只是主子的一个活工具而已。如:“主荣奴贵”、“奴随主性”,奴仆的地位是随着主子沉浮的。
奴仆对主子的依附关系很强,奴仆的命运掌握在主子手中,必须忠实顺从,“奴颜婢膝”,以形容其卑贱,令人不齿。总之,奴仆是毫无独立人格可言的。
2.以血缘划分为“亲疏有间”
自古以来,中国人非常强调血缘关系,要认祖归宗,要延续香火传宗接代。“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就是这种等级观念的写照。
传统社会中,家族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家族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家族内的人际关系以血缘为纽带,血缘的亲疏远近界定各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之尊卑,把血缘亲近的父系宗亲(直系)视为尊,把父系宗亲以外的亲属(旁系)视为卑,其意义在于确定世系及财产的继嗣范围,而且根据权限的划分,规定了家族成员不同的责任、义务和待遇。这种等级分明的血缘宗亲,不仅始终未被打破,相反的,它贯串了整个封建社会,成为组织国家的基础,这一点已在第一部分(“中国等级观念概述 ”)中论及。
成语有“骨肉之亲”。所谓“五服”,即按血缘远近程度的死者举丧时穿不同规格的服装,而且服丧的时限也有长短之别。在对待亲戚的态度上“是亲必顾”,关系越近的越亲、越照应。血缘远的,就处于另一等级,受排斥,甚至被逐出家族利益集团之外,家族中亲疏有间的观念一直保持着。
3.以辈分、年龄划分为“长幼有序”
年龄大或者辈分高为长者,年龄小或者辈分低为幼者。长者的地位高于幼者。尊敬长老并没有错,但等级观念认为,长者享有绝对权威,长者的言行意志幼者一定要听从。
关于长幼有序,我们主要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来讲。
3.1.家庭方面
(1)家长制观念
中国古代的家庭规模较大,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亲属,以家长为核心,家长与家属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对象。由此,家庭成员构成了比较稳定的等级秩序,家庭成员的地位、权力、义务都有区别。
古代大家庭都定有方方面面的家教、家法,这种规范是由家长掌管的,用来约束家属行为,同时也体现家长权威。《礼记。坊记》中说“家无二主”。一个家庭之中,家长是独一无二的。家长掌握家庭成员的命运以及管理一切财产。家中每个成员必须尊敬并绝对服从,不可逾越。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家庭,以男性为家长。即原则上实行父系父权制。家庭内的长幼观念中,父子关系是枢纽,儒家主张 “父为子纲”,此为 “三纲”之一.父权是家长制的最集中的体现,在封建家庭中,身为子女必供养、尊敬父亲。子女可算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可任意进行处置,家事禁止子女擅自作主。另外,父母的意志要诚心接受,子女对父母不许傲慢无礼,更无权谈论家长的功过,否则被人们视为忤逆不孝“子不傲父”、“父债子还”,在中国,不孝是一项很大的罪过。
(2)辈份和排行观念
家庭内的长幼顺序按辈份分,除了作为主干关系的父子关系之外,常见的有翁婿、婆媳、叔嫂、姑嫂、兄弟、姐妹等主要关系。严格有序,等级严明,尤其是难维护尊长或男人的地位起着作用。
辈份排行也有很强的等级观念,长辈辖治晚辈,排行在先的辖治排行在后的。女婿在妻家长辈面前不敢表白自己的痛苦。婆媳间关系的等级差别龙为突出。婆婆对媳妇有当然的控制权,可以随时打骂,甚至可以随时更换。媳妇在家庭中的处境是十分卑微艰难的,受种种压迫、虐待。每一个媳妇都盼望自己有一天能上升为婆婆这一等级,好象是获得了解放,这样就不会再受苛刻折磨,同时可以恶性循环地欺负下一辈的媳妇。
同辈之间依排行讲究长幼有序。兄长的地位仅次于父亲,弟妹应敬爱与服从。“兄终弟及”是指弟弟没有直接的继承权。
因为古时封建礼教繁琐,姑嫂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叔嫂之间因性别不同是不宜互相往来寒暄的,在小叔失去双亲之后,嫂子则有养护义务,这种情况下,则“事嫂如母”。
3.2.社会方面
儒家思想认为一切人际关系都可纳入不同的等级,于是把长幼之间不平等的观念从家庭中广泛地推到社会整体。主要表现为资历观念。
“论资排辈”, 资历是区分等级的标准。不仅用人如此,其他方面也如此。资历就是本钱,认为凡是资深辈高者,就阅历丰富,手法老练,办事有把握,效率高。老人的资历、经验,见识得到高度尊重。相反的,年轻人缺乏经验,往往做事不够牢靠所以才卑幼。如:“童子何知”。这种形而上学的资历观念,对社会的进步是无形的障碍。
4.以性别划分为“男女有别”
世界上有了人就有男女的区别,性的区别就是生命的发端《礼记。郊特牲》中说:“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儒家的所谓“男女有别”则并不是就生物学而言,而是就伦理学而言。
在封建社会男女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差甚远的。中国曾几千年维护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宗法制,男人不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都占主导地位。中国古代女人是社会底层最弱势的群体,作为男人的私有财产,一切要从属于男子。男人在提到女人时经常要加上贬义词,例如:“贱内”、“拙荆”等。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男女有别”这些成语还有人人熟知的。女子的一言一行,都有封建礼教条条框框的约、束缚。女子从生到死对男子是要绝对服从的。它们概括了女子屈辱,被动的一生。
据《诗经。小雅》:“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睡床和睡地,弄璋和弄瓦,男女之别不可谓不大,从呱呱坠地就分尊卑。成语说:“红颜薄命”,社会对女人充满偏见和歧视,身为妇女成了命中注定的大不幸,凡事都受摆布,遭欺辱。女子被视为“白虎星”、“扫帚星 ”,认为生女子除了徒增家庭的经济负担毫无益外,还会带来灾难。实际上女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女人也没有家庭财产继承权,因为女人要嫁人,不能把家传绝技传给外人.在接受教育方面,妇女是不能与男子平起平坐的.男人为了当官而读书,女人不能 “抛头露面”,更不能参与政事.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学习知识文化,只要学好做家务的本领即 “女经”就行了.即使贵为女皇的武则天,也被攻击为 “牝鸡司晨”,她的性别乃是最不可饶怒的过错.
缠足的陋俗,形象地显示了妇女的悲惨境遇. “三寸金莲”、“小脚女人”,女子缠足是因为男人把女人看作供观赏的玩物,给妇女带来身心双方面的摧残。男人可以此限制女人的活动空间,使只能在男人的左右下生存。
4.1.夫本位观念
男女之间有种种不平等的礼仪规则。大多反映在夫妻关系上。
儒家主张“夫为妻纲”。《仪礼。丧服》中说:“夫,至尊也”。丈夫是妻子的主宰,拥有控制妻子的绝对权威,而妻子的地位极其低下,唯命是从。丈夫是主体,妻子为附属,对丈夫必须言听计从。“女落夫家”,出嫁是女人一生的归宿,“夫唱妇随 ”。一切荣辱只能取决于丈夫,“妻以夫贵”、“夫荣妻贵”、“妻为夫亡”。
女子被娶到夫家以后,她们的生命属于丈夫,等于丈夫的私有财产,丈夫可以随意施用暴力。
在封建社会中,一夫多妻是合法制度,正室之外有侧室,如:“三妻四妾”、“三婆两嫂”。妻子只能成全、迁就,让丈夫满意。妾的地位更低于妻,对丈夫与妻都要尽心恭敬地服侍,等于家庭里的奴仆。丈夫可以休妻,“七出”是天经地义的,“妻子如衣服”,女人不仅没有选择对象的权力,也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力。不管丈夫是好是坏,得“从一而终”,这都是夫本位观念的集中体现。
4.2.贞操观念
贞操观念只单方面对女性发生效力。封建社会强迫女子不得失身、不得改嫁。“节妇烈女”们是贞操模范。女子一生都对男子应尽忠实义务。女子从未婚时就要“守身如玉”,不能随便与男人有社会交往,否则有伤风化。出嫁后,维护贞操比性命还更为宝贵。
以上的现象反映出女人一生都不能独立,只能受治于男人,为家庭所虐待,为社会所卑视,最大成就是“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因此,历代出现了一系列专门的女子教科书,如:班昭的《女诫》;宋若华的《女论语》等。
5.以财产划分为“贫富有差”
一个人拥有财产的多少也是决定他所处的社会等级的因素之一。在通常情况下,二者是成正比的。贫穷者一无所有,这就决定了他们必定处于社会底层。穷人与富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百姓中经常流传着这样的成语:“富埒天子”,说明品评社会成员的标准,除了政治权势之外,还有财产的贫富。富者尊,贫者卑,家庭出身背景贫富有差,即是不平等的条件,所谓“门第”。
门第观念:
“门第”,直白地说,就是家族的等级。“书香门第”,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特别看看门第的高低。门第观念极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婚姻必须门当户对。如果门第不对称就不可为婚,如:“士庶不婚”。男女两人是否般配可以不问,但双方家庭的门第要相当,换言之,最注重的是两家的财力大体要相当。财力之分就是贫富之分,两者保持严格的等级界限。
除此以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财产的角度巩固了门第观念。互不相通,财富越多,地位越高,是剥削者;财富越少,则处于社会下层百姓,是被剥削者。富人吃喝玩乐坐享其成榨取的是穷人的血汗,自然那些处于低等级的人就要听命于他们。
随财富而来的是不可想象的能力,如:“有钱通神”。因而,钱财多的人,地位随着升高,往往气势逼人,所以“养尊处优”、“富贵逼人”、“财大气粗”。富人利用钱财又进一步维护自己的特殊身份。
旧社会世态炎凉,“嫌贫爱富”,势利眼们对富人毕恭毕敬,对穷人不屑一顾。穷人甚至连生命也没有保障。“财旺生官”,钱财可以打通关节,捐个功名,无往而不通。钱与权的交易自古已有。财产多寡标志着人的地位。
综上所述,可见,封建社会的中国是等级森林的。一个人既然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必然要同各种人发生不同的社会关系,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人人处在等级森严的罗网之中,无论君臣、官民、师徒、长幼、夫妇、主仆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中,都会多元化体现本位观念。例如:在官场上既为上级又为下级,在家庭中既为子又为父,无论如何,一切中间等级又都必然亦尊亦卑、亦主亦从。简而言之,静态而观,整个等级体系都由尊卑关系构成。动态而言,每个个体的等级地位并非凝固不变,在不同的社会单元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而个人的门第、职务、性别、财富甚至血缘、年龄、辈份,促使他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也会随着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多元化和流动性而发生转换。因此,整个封建社会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细密的阶层体制。等级观念的广泛存在注定了人们在封建社会里无法逃脱人际关系的不平等意识。
二、从等级观念成语看中国古代思想观念及社会生活
成语的产生和发展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的。它的语义内容,是人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感受,折射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点。
中国古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内容和形式消失了,有的内容和形式衰败了,有的内容和形式中断了。传承下来的这部分无疑蕴含着历代的典型理念。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是专制主义高度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政权对文化有干预的作用,所以,成语体现的文化色彩也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烙印,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成语表现了等级观念。下面分别论述等级观念的成语折射出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象。
1.成语反映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
因为等级意识的影响力极大,所以旧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判断标准,区分社会秩序的原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1.哲学方面
它主要包括一些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处事原则。“天命”是很典型的等级观念。在远古时代中,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同自然的关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古代哲学学派不论儒家、道家或墨家,虽然对“天 ”的看法各有各的含义,但是其基本思想是相当一致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也。”(《论语。尧日》)。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李氏》)。孔子把“畏天命”放在第一位。孟子也相信“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认为“死生者,命也”。老子眼里的天就是自然,主张人应顺应自然之道。墨子十大纲领当中的“尊天”,则是肯定“天志”的存在。由此可见,各家学者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最高的等级,是万物的主宰,支配着人间的一切。因而,人的等级也是天的意志。成语中有天命观念者比比皆是,所谓天帝的意志称为“天命”,“听天由命”、“命中注定”、“惟命是听”,人的一切得失、贵贱、穷富、荣辱,都说成是由上天决定,人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这是一种宿命论。又如:“畏天知命”、“天命难违”,在“天命”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被动地遵循,不能违抗的,否则必遭天的谴责和惩罚。因此,统治阶级以自己作为天帝的代表者,利用“天命”来愚弄百姓,企图使用人民俯首帖耳地服从他们,使等级观念神圣化。
1.2.宗教方面
宗教是一种社会的信仰现象。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就有鬼神信仰。因为人们觉得自然的力量神秘莫测,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迷信是正常的。而当宗教信仰逐步发展之后,世俗的等级观念也进入其中,即鬼神也是有档次的。有许多成语借用了古代宗教的专属词汇,以宗教中的含义来指称现实的社会概念。其他以宗教中等级为题的成语还有很多,如:“磕头烧香”,神佛也跟世人一样,地位各有不同。
宗教的虚拟世界,是人间世界的翻版,等级秩序是对应的,而且人绝对不过鬼神,以趋福避祸,即是说,鬼神控制人,这是又一层等级关系。迷信是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功利性目的的,但唯其如此,许多宗教语汇才能在世俗通行。
1.3.伦理方面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伦理,因为伦理就是人际关系的秩序,最能体现出等级观念。违反伦理,是大逆不道的。中国古代人际关系现象的核心是“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中以君臣、父子、夫妇关系的三纲为根本。这方面的成语在上文已列举了不少,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都属于伦理范畴。“纪纲人伦”、“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克已复礼”、“父严子孝”。这些反映伦理道德的等级观念的成语,将家庭、国家勾挂起来。在伦理的绝对约束下,卑贱者的独立性受到压抑。封建伦理成为封建社会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压迫的一种行为准则。
2.成语反映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
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双方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试以于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方面的成语为列,说明等级差别。
2.1.就衣食住行而言
古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成语来了解。比如说“衣冠楚楚”,“衣”在古代指上衣;下衣叫“裳”,并不是裤子,而是裙。现在衣、裳合在一起,泛指衣服。“冠”是帽子。贵族才有帽子,庶人只有头巾。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楚楚”是整齐漂亮的意思。“衣冠楚楚”出自《诗经·曹风·蜉蝣》,原文是“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意思是蜉蝣的翅膀,就像鲜明可爱的衣裳。后来就用“衣冠楚楚”形容穿戴得十分整齐漂亮。《元曲选·冻苏秦衣锦还乡》中有:“想当初风尘落落谁怜悯,到今日衣冠楚楚争亲近”。服饰、饮食、住宅和出行工具等,等级的差别都很明显。
劳动者的生产成果被不劳而获者占有,多样的面料都有贵贱等级之分。一般说来,葛布、麻布属于低档的衣料,通常为身份低下的平民百姓所用,“葛布野服”、“荆钗布裙”、“布衣蔬食”。绸缎制成的衣服以及衣服上的零件佩饰,大多为生活富裕、地位高贵的人所穿,如:“绮襦纨绔”、“膏梁子弟”、“衣锦还乡”、“凤冠霞帔”、“珠围翠绕”、“褒衣博带”。朝廷对文武百官服装颜色与款式有规定,能一目了然地区别等级,如,唐代以后规定黄色为皇家专用色,严禁臣民私自使用。从此,皇帝以黄袍为帝服。篡位登基称“黄袍加身”。官员的品级也可由服饰一目了然,三品以上穿紫袍,“衣紫为贵”、“紫袍束带”、“紫绶金章”。皇帝头戴冕旒,有身份者头戴灌帽。“顶冠束带”、“象简乌纱”、“纱帽翅儿”、“冠冕堂皇”、“冠盖相望”、“冠盖如云”。赤脚与穿鞋,也展示人的地位“青鞋布袜”。隋唐时代,官场上的人才穿靴。有权有钱的人“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饮宴应酬。
达官贵人才能有权居住宽敞豪华而装饰精致的宅第,普通老百姓住简陋的茅舍土屋,成语有“桂宫柏寝”、“白屋寒门”、“绳枢瓮牖”。
古代社会里,车、马与轿作为有身份地位等级的人的出行工具,而且还按官品、地位的高低有不同规格,至于穷人贱民,只能步行,无钱也无权骑乘。如:“八抬大轿”。
2.2.就婚姻丧葬而言
婚姻的缔结要从等级观念出发。统治阶级的婚姻有时还有其政治目的,即巩固自己的地位,攀附更有权势的人物,“裙带婚”、“门当户对”、“士庶不婚”。被统治阶级则“糟糠之妻”。
丧葬仪式也决定于等级的差别。慎终追远的要求是需要物质基础来实现的,甚至买不起棺材。
此外,有不少的成语揭露下层阶级受上层阶级的欺压的状况,剥削者强迫农民缴纳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乘人之危放高利贷,致使农民承受沉重的负担。例如:“饥寒交迫”、“官逼民反”、“当牛做马”。
3.成语反映中国古代人们的处世方式
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不同社会等级的处世方式(包括交际圈子与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列成语观察一下。
3.1.就上层等级而言
他们是“孤家寡人”、“公子王孙”、“凤子龙孙”、“公子哥儿”、“头面人物”、“膏梁子弟”,因此“贵人眼高”、“贵天常尊”,他们处世,不择手段:“杀妻求将”,同时他们又崇拜钱财势力,“官官相护”。社会交往中通行的是不公平的行为标准。如: “官不拜民”.
3.2.就下层等级而言
他们是“草芥小民”、“当牛做马”。他们既无权又无钱,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因此,从成语中,我们可以感触到被欺压的民众的痛苦。官吏总是互相庇护、互相帮衬,富人结交的多是富人,穷人交往的多是穷人。有些没志气的人为了生存,投靠有钱势者,所以, “攀龙附凤”、“巴高望上”。
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等级制度的框架内运转,先人们的人生哲学几乎无处不受等级观念的左右。
4.小结
本章从不同切入点把等级观念大致归纳为五类-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贫富有差。有关等级观念的成语也按此类别进行解析。
本章以社会职位划分为“上下有等”。如果横向划分考察,存在君臣、农民、官兵、官民、师徒、师生、主仆等多种系列的等级差别,相应的也就形成了居高临下的若干等级观念:君本位观念、官本位观念、师本位观念、主本位观念。
另外,本章以血缘划分为“亲疏有间”,以辈分、年龄划分为“长幼有序”,以性别划分为“男女有别”,以财产划分为“贫富有差”。
中国古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内容和形式消失了,有的内容和形式衰败了,有的内容和形式中断了。传承下来的这部分无疑蕴含着历代的典型理念。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是专制主义高度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政权对文化有干预的作用,所以,成语体现的文化色彩也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烙印,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成语表现了等级观念。下面分别论述等级观念的成语折射出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象。
因为等级意识的影响力极大,所以旧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判断标准,区分社会秩序的原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哲学方面、宗教方面和伦理方面。
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双方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本章以于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方面的成语为列,说明等级差别。
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不同社会等级的处世方式(包括交际圈子与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不同的。本章从上层等级和下层等级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三章: 课题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
1.如何运用汉语成语
1.1.运用应具备的条件
人们在写文章或是说话时经常运用到成语。然而要将成语运用得好,运用得准确,恰当发挥其更大的表达作用并非容易的事.需要成语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知识。
1.1.1.积累
积累就是逐渐积聚成语。由少到多,不断增加,不断丰富.有了丰富的成语才能做到随心所欲选用最恰当的成语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必须重视对成语的积累,并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般地说,要在口头言谈和书本阅读两个方面下工夫。
口头言谈搜集就是不间断地接触广大人民群众鲜活的口头交际,留心记下人民群众口头上出现的词语。
另一方面就是广泛地阅读,在阅读中外各种优秀的文学名著和非文学名著中吸收积累词语和知识。众多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都有广泛阅读各种书籍的经历。
丰富成语、积累成语光是“量”的增加还可能达不到丰富成语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质”的积累。那就是要准确地掌握成语的写法、读音、意义和用法。在掌握一条成语时一定把它的正确形式(书写形式和读音形式)和内容(即意义)用法掌握准确,这样才算真正地积累了成语。
1.1.2.选择
选择是挑选最恰当最适合的成语用在最贴切的地方,它是对已掌握的成语如何使用的问题。
一般说所运用的成语的风格要与其相应的文体相远配,但与作者的文笔风格、用语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冠冕堂皇”和“堂而皇之”形容表面庄严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前者是书面语,庄重、典雅;后者是口语,通俗、平易。“官官相护”和“猫鼠同眼”都是官员之间互相包庇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则是口语。
1.2.运用的要求
对汉语成语有了一定的积累并进行精确的选择之后就要将需用的成语安排在语言交际(文章讲话)中最合适的地方。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2.1.认真负责
认真负责就是严肃对待,不随便,不马虎,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是运用汉语成语应有的态度。对所用成语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彻底全面理解。不能了解个大概,半知半解,用起来会出错的。例如:
弗朗四斯与一已婚女子萍水相逢,但这位女子红眼薄命,不久便突然死亡。
这个地头蛇靠着日本人的势力,狐籍虎威,无恶不作.
例(1)“红眼薄命”是“红颜薄命”之误,“红眼”是“指发怒或发急”,“红颜”是“美女的容颜,此处指美女”的意思。无“红眼薄命”成语,用在上句中意思不通。
例(2)“籍”是“假”之误。“假”是 “凭借”的意思。而“籍”是 “书籍”的意思。无“狐籍虎威”成语,用在上句中意思不通。
以上两例都是因不懂成语的意义和写法,而错了。如果特有运用汉语成语的应有态度,不随便不马虎,勤查词典或是请教他人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了.
1.2.2.准确自然
运用汉语成语以准确为第一义。就是说该用甲不能用乙,该用丙不能用丁。选择最合适的成语用在最恰当的地方,做到特定的成语反映特定的事物情态,恰如其分地表达客观事理,确切地反映生活,恰当地表现思想感情。
使用成语做到准确,起码要吃透两头:一头就是弄清楚要表达的事物、事理、情态等;另一头就是要了解所用的成语的形、音、义。这两头都吃透了,就能够使表达的成语与被表达的对象得到完美的统一。
将成语运用得准确,要注意到方方面面,从成语类型的选取到对每条成语意义的辨析,以及与文意的配合都要认真对待。只要不断学习、反复揣摩、积累经验,成语被运用得准确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对成语的运用首要的是准确,但为使用语活泼让人喜读爱听,还要用得“自然”。所谓“自然”就是不勉强、不呆板、顺从文意、连贯畅达,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不用。当用可使文章言谈锦上添花、增加美感,不当用则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损害了文章言谈的纯洁、优美。
1.2.3.繁简适宜
要顺其自然,该用则用,不该用不用,不要滥用。同时也不应该死死限定哪种类型的成语一定要用在某种文体,哪种类型一定不能用于某种文体。事实上制定这些死板的清规戒律对于恰当灵活地运用成语都是有害的。
当然,如果一篇文章、一部作品、一个讲话该用成语而没用,那是十分遗憾的事,必然使作品可读性、生动性受到影响。
1.2.4.风格统一
一般说来,成语的风格要与所表述语言的环境格调相一致,或接近,不能有很大的反差。这样才能与所表述的语言融为一体,发挥其表义作用。例如:
幸而职业教育社诸先生深知这个周刊在社会上确有它的效用,不妨让它分道扬镳向前干去,允许它独立,由《生活周刊》社的同人组成合作社,继续努力。(邹韬奋《经历。转变》)
肖支书,反正我把话说给你了,今年土地不分红,我的困难解决不了,解决不了我就单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浩然《 艳阴天》)
上例(1)“分道扬镳”的庄重书面风格与论说性的文体相符合,格调一致,语气相通;例(2)用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与通俗的口头交谈的文体相统一,前后连贯,呵成一气。
汉语成语极为丰富,品种多、数量大,为写作、说话文采风格的统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认真辨析,就可以准确地用来表达丰富感情和缜密的思想。
1.3.运用的技巧
成语诞生伊始在交际生活中被运用,但要发挥它的最大的表达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产生艺术感染力和闪烁的火花,是要伴随着运用技巧实现的。因此,人们在运用成语的过程中,都在追求运用的技巧。
1.3.1.常用与变用
常用就是一般通常用法。既是平平常常充分发挥成语原封不动的本身音、形、义各方面的表义功能。为人们熟知的常规用法在交际中俯拾即是
变用是为适应特定的表义需要改变原来已定的成语的形态和意义的用法.这是成语因文制宜变通、异常的用法。它是成语运用灵活性的体现。
变用有形式变用和内容变用两个方面。形式变用是指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语序的变用,内容的变用是指意义方面的变异。
1.3.1.1.形式的变用
(1)套用
套用是模仿原成语的样子,改变其中某个成分构成临时性成语的变通用法。通过套用产生的成语,既像原成语,又不像原成语,更不是新创造的成语,而是在原成语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临时偶发生的成语。套用的目的是借助原成语所具有的言简意赅、含义深刻、特定的风味特性,来表达新意。例如:
a)我告状告了二十多年,告不动人家官官相卫。
以上例中的“官官相卫”是成语“官官相护”的套用。“官官相护”源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就准下来,他们官官相护,必不自翻招,反受一场苦楚”。以上例子就是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文章加以套用。
(2) 扩展
扩展是指在原成语基础上多添加某些字词,使其表义能量扩大。扩展之后的成语虽然其中增加了某些成分,但其基本意义不变,它不是成语形态的发展变化,而是修辞需要的临时改变。
扩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表义的需要,一种是为修辞上的音节搭配的匀称、整齐。例如: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亦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成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原来是“官逼民反”的成语。为了使后面语句与前面的音节相配搭,节拍谐和,在成语中分别加上“民不得不反”,念起来节拍协调,上口好听。
(3)缩减
为了修辞的需要将原成语减掉一个或几个音节(字)以取得所求的表达效果。例如:“当牛马”是成语“当牛做马”的缩减,省略“做”字。
(4)易序
易序是指运用成语时改变了其结构成分的顺序。这里所说的易序是指成语通过易序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易序后的成语是原成语的临时变体,没有习用凝固性,可以找到其原形成语,不是成语队伍中的成员。
例如:你又不是玉枝金叶,怎么说不得道不得?
“玉枝金叶“原来是 “金枝玉叶”的成语。
1.3.1.2.意义的变用
每个成语都有固定的意义,人们按照其固定意义进行交际、交流思想是意义的常用。这是人们常规交际所共识。可是由于表达某种具体情景、状况等的需要,因文制宜对固定意义临时加以变动是成语意义的变通用法,叫做变用。
例如:
他虽然年高,但老马识途,不能做个顾问了。
“老马识途”是“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年长者有经验,对情况熟悉,在工作中能起引导作用”的意思,但现转为贬义,表示“老马识途”的反义。
1.3.2.明用与暗用
明用,就是在援引成语时,把成语的身份明确摆出来,告诉读者引用是成语。有两个格式一是在所引用的成语前冠以“俗语说”“有人言”“谚曰”等称谓。例如:
“有些人对领导绝对服从,正如成语所说:惟命是听。”
暗用是表面上无任何标识引用成语,而是直接把成语组织到行文中,使成语成为表述语言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例如:
宋。陶谷《清异录》:“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1.3.3.单用与连用
文章中运用成语通常是用一条,或两条间隔使用,这种使用的方式叫做单用。
将数条成语紧相连接着使用叫做连用。有三种情况:
意义相同
将数条意义相同的成语紧紧相连使用,其目的是加强语势,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增强说服力。例如:
别的杆子,跟着座山虎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却跟他同床异梦,心中也怕他挟制。(姚雪垠《李自成》上册)
上例连用的“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突出“趁火乱时,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意义相关
连用的数条成语不是同义关系,但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关联,做到从不同相关的侧面说明要表达的事理,从而使所说的意思得以进一层的发展,更为完整。
例如:那天,截来的汽车停住,他们俩都是被背到村里去的。当时,让酷刑折磨得真是体无完肤、寸步难行。”(冯志《敌后武工队》)
上例连用了“体无完肤”和“寸步难行”,“体无完肤”是说身体没有一块好地方,遍体鳞伤,紧接着,用“寸步难行”来补充形容难以走路。前后意义紧紧相关准确地形容其伤势之重。
意义相配
数条成语,虽不同义关系,但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巧妙地搭配起来共同说明事理,可使所表达的意义更为充分、完备、深刻。这是成语意义相配连用。例如:
但由于这类作品品种多、数量大,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大量出版和翻译介绍这类作品,就不能不考虑资产阶级思想对我国读者的侵害作用。(《读者》1980年6期)
上例说作品有好有坏、有优有劣,用“良莠不齐 ”表达;而已次充好、以假乱真,用“鱼目混珠”表达。两个成语互相配合把作品在质量方面存在的低劣现象全面地揭露出来了。
1.3.4.肯用与否用
运用成语有时正面用它的意思,是肯定的用法。这是大多数情况的用法,也是一般的用法。
例如:他们都是从现职官学派来进修的,年岁参差不齐,二十多三十到四十岁的不等,还有少数年过半百的......(陆地《瀑布》)
上例用成语“参差不齐”来说明进修人年岁的特点,是肯定用法。
和肯定用法相对立的是否定用法,即否定成语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卑职对这案子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更不该草菅人命。(夏衍《秋瑾传》)
上例的“草菅人命”的意思是“把人当野草看待,任意杀害”,在这里否定随便杀人的行为。
2.教学应用
2.1.扩大成语的积累
在汉语词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多注意那些带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让他们加强理解和应用。必要时采取比较方式,多将这些成语与本族语进行比较,了解文化内涵的异同,特别是那些在我们词典里没有的。
2.2.掌握成语来源
汉语成语大部分是从古代书面语而来的,是具有典故性的,因此我们不只应从了解成语词素意义的基础上而要从了解成语来源的基础上,理解它的整体意义。对那些来自古代书面语言的成语我们要知道它的来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
例如:“狗尾续貂”成语的来源于唐。房玄龄等《晋书。赵王伦传》:“貂不足,狗尾续。”
2.3.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使用目的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讲解或提醒成语的存在及其正确理解的重要性。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我已经注意到在一些场合,我们学生使用的词语还不够恰当。例如:我给学生解释 “细言细语”成语后,他们取例说明: “不知哪个职工的家属,怒气冲冲到办公室,把科长骂了个细言细语。”这个例如错了。因为学生已误解“细言细语”的内容及其使用目的。在这个场合,应该运用 “狗血喷头”成语。因为“狗血喷头”的意思是形容被骂得极厉害。
加强对成语的学习和掌握,使我们在一些尴尬的处境下,用一种令人愉快的成语来代替令人不愉快的成语。
2.4.成语使用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少成语也带有鲜明感情色彩,而用来调侃人,批评坏人坏事或讽刺不良现象的成语居多。
例: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B、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
C、 大凡贪官都喜欢唱主角——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
D、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分析:C应该用“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闭塞眼睛捉麻雀”喻盲目地办事情
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
3. 汉越成语的翻译方法
3.1.用汉越词
汉语成语里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越南古人借用的。这部分可分为两种:被全部借用和被借用一部分的。
3.1.1.被全部借用的汉越成语
这种成语表示越南古人对汉人语言的全部接受,也叫语言同化现象。这种成语实际上已成为越南人的成语了。因此,把这种成语译成越文时,要用汉越词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一定要保留其原构,不能变换这种成语每一条中的任何因素及其位置。
图示
汉语
成语
汉越词
越汉
成语
例如:把“夫唱妇随”这条成语译成越文时:
用汉越词一个字一个字地译出来
首先把“夫”译为“Phu” ,接着“唱”为“ Xíng” ,然后“妇”为
“ Phụ ” ,最后“随”为“ Tuỳ ”。
夫→ 唱→ 妇→ 随:Phu→ Xíng → Phô→ Tïy
保留其原构:
+ 形式结构:
夫 唱 妇 随 → Phu Xíng Phô Tïy
1 2 3 4 1 2 3 4
+ 语法结构:
夫 唱 妇 随 → Phu Xíng Phô Tïy
主 ║ 谓 主 ║ 谓
定║中 动║宾 定║中 动║宾
不能变换任何因素:
“夫唱妇随”必须译为“Phu xíng phô tïy”
类似的有:
“王孙公子”译为“ V¬ng t«n c«ng tö”
“官逼民反” 译为“ Quan bøc d©n ph¶n”
“红颜薄命” 译为“Hång nhan b¹c mÖnh”
“黄亲国戚” 译为“Hoµng th©n quèc thÝch”
“节妇烈女” 译为 “TiÕt phô liÖt n÷”
“九五之尊” 译为 “Cöu ngò chi t«n”
“三从四德”译为“Tam tßng tø ®øc”
“ 三纲五常” 译为 “Tam c¬ng ngò thêng”
“尚方宝剑” 译为“Thîng ph¬ng b¶o kiÕm”
“唯我独尊” 译为 “Duy ng· ®éc t«n”
3.1.2. 被借用一部分的汉语成语
这表明越南古人对汉人语言有不完全接受的,同时反映了中越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之间的差异。因此,把这种汉语成语译成越文时,在每一条中都存在着同化和异化这两个现象,即是同中有异的。例如:
同化
大公无私 ChÝ c«ng v« t
异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借用时,越南古人已经改变了一部分以便使它们符合于本国的文化习俗。因此,把这种汉语成语译成越文时,有的要用汉越词,有的不要用。
图
改变
越语成语
汉语成语
例如: 前呼后拥 纯越词 TiÒn h« hËu ñng
改变
对于要用汉越词来翻译的这种成语,要保留其原结构并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出来。如:
前→ 呼→ 后→ 拥:TiÒn→ h«→ hËu→ ñng
1 2 3 4 1 2 3 4
对于不要用汉越词来翻译的这种成语,可以不保留其原构,甚至有的无法保留。
“狗仗人势”译为 “Chã cËy gÇn nhµ, gµ cËy gÇn chuång”
“金枝玉叶” 译为 “Cµnh vµng l¸ ngäc”
“老马识途 ” 译为 “Ngùa quen ®êng cò”
“卖官鬻爵” 译为“Mua quan b¸n tíc”
“男尊女卑” 译为“Träng nam khinh n÷”
“惟命是听” 译为“B¶o sao nghe vËy”
把这种汉语成语译成越文时,一定要掌握每一条中的变化。比如,不能把“男尊女卑”译成“Nam t«n n÷ ti” 因为这样翻译不符合于越南人的文化习俗。
3.2.用相当的越语成语
有很多汉语成语译成越文时,可以给它们找到相当的越语成语。双方的比喻形象和表达方式一般不同,但是有相当的意义。这是因为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风俗习惯。因此,翻译时有的能保留其原构,有的不能。如:
“骨肉之亲”译为“T×nh th©n cèt nhôc”
“官官相互”译为“Quan l¹i bao che cho nhau”
翻译图示
汉语
成语
表达
意义
越语成语
这个翻译方法中最重要的步骤是了解汉语成语的表达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相当的越语成语。如:
把“骨肉之亲”译成越语时,首先要了解这条成语的表达意义。它的本意是“关系好象骨肉相连般亲密的近亲”,它的表达意义是指血缘关系很近的亲属。然后从越语成语里找出跟它有相当表达意义的一条成语。那就是“Cèt nhôc t×nh th©n ”。因此,把“得寸进尺”译成“T×nh th©n cèt nhôc”。
类似的有:
“狗续貂尾”译为“ThiÕu gÊm ch¾p v¶i th«”
“狗眼看人低” 译为 “Chã c¾n ¸o r¸ch”
“冠冕堂皇” 译为 “¸o quÇn b¶nh bao, quang
minh chÝnh ®¹i”
“狗仗人势” 译为 “Chã gËy gÇn nhµ, gµ cËy gÇn chuång”
“称孤道寡” 译为 “Xng vua xng chóa”
“打入冷宫” 译为 “Vøt xã, bá xã”
“顶头上司” 译为 “CÊp trªn trùc tiÕp”
3.3.直接译出原文成语的意义
有很多汉语成语译成越语时既不能用汉越词又没有相当的越语成语来翻译。那时候,只有直接译出原文成语的意义这唯一的方法。
汉语
成语
表达
意义
越语表达方式
简单地说:汉语成语译成越语时它不是成语了。如:
“打入冷宫”译为“Vøt xã, bá xã”
(成语) (不是成语)
把这种汉语成语译成越文时,首先要了解它的表达意义,然后用言简意赅的、有相当表达意义的一个越语词组翻译出来。如:
把“达官贵人”译成越语时,首先要了解它的表达意义。这条成语的本意是“指地位高的官吏和身份尊贵显赫的人物”,表达意义是指地位高的官吏和身份尊贵显赫的人物。越语中,言简意赅又有相当意义的一个词组,就是 “Quan l¹i hiÓn ®¹t vµ dßng dâi quý ph¸i”
类似的有:
“顶头上司”译为 “CÊp trªn trùc tiÕp”
“孤假虎威” 译为 “C¸o mîn oai hïm”
“饥寒交迫” 译为 “§ãi rÐt khæ cùc”
“举案齐眉” 译为 “Vî chång kÝnh träng nhau”
“奴颜婢膝” 译为 “Uèn gèi khom lng”
“攀龙附凤” 译为 “Vin vµo kÎ cã quyÒn thÕ”
总而言之,翻译汉语成语时,为了保留原文形象,能直译则尽量直译,即安字面翻译。不能直译时,就不能因词害义,可以翻译实际意义。如果在越语中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成语,译者应采用这种套译法。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特别重视汉越词因为汉越词在汉越成语翻译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4.小结
通过考察、研究成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小结论:
如何运用汉语成语。在使用汉语成语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运用应具备的条件、运用的要求、运用的技巧、正确使用成语。
在教学应用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扩大成语的积累、掌握成语来源、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使用目的、成语使用要注意感情色彩。
关于汉越成语的翻译方法,我们应该注意一些问题:用汉越词、用相当的越语成语、直接译出原文成语的意义。
结语
1.在中国人的各种观念中,阳和阴可以称得上是最基本的观念,它们包罗万象而且根深蒂固,其实阴阳也是等级观念的反映。《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亁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序卦》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错...”。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判然分明,说明天地万物的差别性,等级的合理性。在这理论的支撑下,整个社会纵横交错地形成了等级体系。
通过以上的例证与分析,可知,汉语成语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而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中,等级观念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除等级观念以外,由其他文化现象而形成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何从汉语成语看宗教文化、礼俗文化、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本文只谈汉语成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等级观念。希望借此从一个侧面去认识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为何长存。
2.等级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我们能从它看出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特征。等级观念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刺激了当时人们的进取心及时对知识文化的追求,人们认为只要通过寒窗苦读,获得功名,有了一官半职就能改变自己命运。等级观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稳定。它调整人们的处世心态和社会行为。强调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所应遵守的义务,形成了谋进取、敬长老、尊师道、守规范、求和睦等优良传统,并得到后代的广泛认同。这对中国文化的长盛不衰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这些都在成语中有所反映。这些成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示在词汇成语使用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应当让学生注意那些材料中的一些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当学习外语时,不仅要学习该语言的语法、句法和用法,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社会的文化习惯,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4.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在成语翻译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一种语言的精华转成另一种语言的精华呢?我正是为这个问题而不断地向老师请教,并且坚持不懈地寻求关于汉越成语翻译的知识。在这篇论文中,我大胆地提出这三个汉越成语翻译方法。这三个方法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掌握这三个方法,在汉越成语翻译过程中将会减少不少困难。
5.在这里,我必须再次申明。由于我是一个外国留学生,汉语只是我的第二语言,所以在对中国的历史现状、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特别是我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都不足,论述中一定多有肤浅疏漏之处,恳切希望老师批评指教,使我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我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因此受益无穷。
参考资料
A.汉语资料
1.孙维张,1989,《汉语熟语学》吉林教育出版社
2.刘广和,1989,《熟语浅说》,中国物资出版社
3.葛承雍,1992,《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
4.罗时进,1994,《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
5.崔希亮,1997,《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6. 李晓东,1986《中国封建家礼》陕西人民出版社
7. 唐启运,1981,《成语,谚语,歇后语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
8. 李治安,孙立群,1998《社会阶级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9. 王勤,2006,《汉语熟语语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0. 黄钊,2006,《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
11. 彭林,2006, 《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邓润清,1983,《语言与文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3. 冯友兰著,徐又光译,1985,《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1987,《中国文化历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李中华,1994,《中国文化概论》,华文出版社
16. 常敬宁,1995,《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金良年,1995,《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罗常培,1996,《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
19. 沈慧云、温端政,2000,《常用歇后语分类词典》,上海大学出版社
20.历振义,2000, 《常用谚语分类词典》
21.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2. 王福祥、吴汉樱(1994),《文化与语言》(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3. 杨存田(1994),《中国风俗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4. 韩鉴唐(1999),《中国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5. 周祖谟,1955,《谈成语》
26.;马国凡,1958,《汉语的成语》,内蒙师院学报
27.马国凡,1958,《成语的演变》(《语言文学》)
28.云生,1959,《关于“熟语”》(《中国语文》)
29.马国凡,1960,《谚语与歇后语》,内蒙师院学报
30. 马国凡、高歌东,1979,《歇后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B.越语资料
1. NguyÔn H÷u CÇu, 2000, “Ng÷ nghÜa häc h¸n ng÷ thùc dông”, §¹i häc ngo¹i ng÷, §¹i häc Quèc Gia Hµ Néi
NguyÔn H÷u CÇu, 2000, “V¨n hãa vµ ng«n ng÷ tiÕng H¸n”, §¹i häc ngo¹i ng÷, §¹i häc Quèc Gia Hµ Néi
NguyÔn H÷u CÇu, 2001, “Gi¸o tr×nh ng÷ dông häc”, §¹i häc ngo¹i ng÷, §¹i häc Quèc Gia Hµ Néi
2. Nhµ xuÊt b¶n hiÖn ®¹i, 1991, “Tõ ®iÓn qu¸n ng÷ tiÕng H¸n”
3. Hoµng V¨n Hµnh, 2002, “KÓ chuyÖn thµnh ng÷-tôc ng÷”, Nhµ xuÊt b¶n khoa häc x· héi
4. NguyÔn Lùc, 2001, “Thµnh ng÷ tiÕng viÖt”, Nhµ xuÊt b¶n thanh niªn
5. NguyÔn T«n Nhan, 1999, “Tõ ®iÓn thµnh ng÷ ®iÓn tÝch Trung Quèc”, Nhµ xuÊt b¶n v¨n hãa th«ng tin
6.Lª Kh¸nh Trêng, Lª ViÖt Anh, 1998, “Tõ ®iÓn thµnh ng÷, tôc ng÷ Hoa -ViÖt”, Nhµ xuÊt b¶n v¨n hãa th«ng tin
7.Lª Du, Lª H¶i, 1997, “Tôc ng÷, thµnh ng÷ trªn thÕ giíi”, Nhµ xuÊt b¶n v¨n hãa d©n téc
8.NguyÔn L©n, 1997, “Tõ ®iÓn thµnh ng÷ vµ tôc ng÷ ViÖt Nam”, Nhµ xuÊt b¶n khoa häc x· héi
9.¤ng V¨n Tïng, 1997, “Thµnh ng÷ H¸n ViÖt”, Nhµ xuÊt b¶n v¨n hãa th«ng tin
10.NguyÔn Nh ý, NguyÔn V¨n Khang, Phan Xu©n Thµnh, 1994, “Tõ ®iÓn gi¶i thÝch thµnh ng÷ ViÖt Nam”, Nhµ xuÊt b¶n v¨n hãa th«ng tin
11.Vò Dung, Vò Thóy Anh, Vò Quang Hµo, 1993, “Tõ ®iÓn thµnh ng÷, tôc ng÷ ViÖt Nam”, Nhµ xuÊt b¶n gi¸o dôc Hµ Néi
12.NguyÔn L©n, 1989, “Tõ ®iÓn thµnh ng÷ vµ tôc ng÷ ViÖt Nam”, Nhµ xuÊt b¶n khoa häc x· héi
13.NguyÔn Lùc, L¬ng V¨n §ang, 1978, “Thµnh ng÷ tiÕng viÖt”, Nhµ xuÊt b¶n khoa häc x· héi
附录
反映等级观念的汉语成语
(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说明:
括号内注明“本”为本用,“转”为转用。
凡内容基本相同而字面有出入的,合并为一组,选取其中一条为代表,其余附在后面括号中。
八抬大轿(本)
吧高望上(转)
白丁俗客(本)
白首北面(转)
白屋寒门(转)
拜将封侯(本)(拜相封侯)
北面称臣(本)
布衣蔬食(本)
布衣韦带(本)
财大气粗(本)
财旺生官(本)
草芥小民(转)
称孤道寡(本)
程门立雪(转)
承天受命(本)
虫沙猿鹤(转)
达官贵人(本)
达官显宦(本)
打入冷宫(转)
当牛做马(转)(当牛马)
等级森严(本)
顶戴花翎(本)
顶冠束带(本)
顶头上司(本)
丢鸟纱帽(转)
法天隆运(本)
犯上作乱(本)
封官许愿(本)
奉天承运(本)
凤子龙孙(转)
凤冠霞帔(本)
夫唱妇随(男唱女随)(本)
夫人裙带(转)
夫荣妻贵(夫荣妻显)(本)
俯为称臣(本)
父言子孝(本)
父责子还(本)
附上罔下(本)
复礼克已(克已复礼)(本)
富不与官斗(本)
富官厚禄(本)
富贵荣华(本)
富埒天子(本)
改换头面(转)
膏梁锦绣(转)
膏梁子弟(转)
鸽子斑鸠大不同,童养媳妇难做人(本)
葛巾野服(本)
公子王孙(王孙公子)(转)
狗续貂尾(转)
狗眼看人低(本)
狗仗人势(转)
孤家寡人(本)
骨肉之亲(转)
官逼民反(本)(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官不拜民(本)
官不打顺民(本)
官大奴大(本)
官大脾气大(本)(官大气粗/官大学问大,官大脾气长/官升脾气长)
官官相护(官官相卫)(本)
官虎吏狼(转)
官久自富(本)
官气十足(本)
冠盖如云(本)
冠盖相望(本)
冠冕堂皇(本)
贵贱高下(本)
贵人不踏贱地(本)
贵人眼高(本)
贵天常尊(本)
桂宫柏寝(转)
过门守贞(本)
毫门贵胄(本)
红颜薄命(转)
后生小子(转)
孤假虎威(转)
皇帝女儿(转)
皇亲国戚(转)
黄冠草服(本)(黄冠草履/黄冠野服)
黄袍加身(转)
饥寒交迫(本)
纪纲人伦(本)
继天立极(本)
加官进禄(本)(加官进爵/加官进位)
假传圣旨(本)
节妇烈女(本)
桀大吠尧,各为其主(本)
金口玉言(转)
金门绣户(转)
金枝玉叶(玉叶金柯)(转)
锦衣玉食(转)
荆釵布裙(本)
九五之尊(九五之位)(本)
酒池肉林(转)
举案齐眉(转)
君命无二(本)
老马识途(本)
龙颜大怒(转)
论资排辈(本)
卖官鬻爵(本)
命中注定(本)
纳贡称臣(本)
男高女低(本)
男女有别(本)
男尊女卑(本)
南阮北阮(本)
内外有别(本)
弄瓦之喜(转)
弄璋之喜(转)
奴随主性(本)
奴颜婢膝(本)
女落夫家(本)
攀龙附凤(转)
抛头露面(本)
妻以夫贵(本)
欺软怕硬(本)
前呼后拥(本)
亲疏贵贱(本)
青鞋布袜(本)
穷文富武(本)
趋炎附势(本)
去本就末(本)
去末归本(本)
裙带关系(转)
人微权轻(本)
人微言轻(本)
三从四德(本)
三寸金莲(转)
三纲五常(本)
三跪九叩(本)
三婆两嫂(本)
三妻四妾(本)
杀妻求将(本)
上智下愚(本)
尚方宝剑(转)
慎重追远(本)
圣命难违(本)
士庶不婚(本)
事师如父(本)
事亲必顾(本)
书香门第(本)
顺天尊命(本)
堂高廉远(本)
天王老子(转)
铁杆保皇(转)
铁劵丹书(转)
听天由命(本)
童子何知(本)
头面人物(本)
王公大人(本)
王孙公子(转)
为人作嫁(本)
唯我独尊(本)
惟命是听(本)
位极人臣(本)
畏天知命(本)
降龙伏虎(转)
象简乌纱(转)
小脚女人(转)
兄肥弟瘦(转)
养尊处优(本)
衣锦还乡(转)
衣紫为贵(本)
有钱通神(本)
御用文人(本)
纸醉金迷(转)
珠围翠绕(转)
主贵臣荣(本)
主荣奴贵(本)
主辱臣死(本)
主优臣辱(本)
紫袍玉带(本)
紫绶金章(本)
尊卑有序(本)
论文摘要
在中国人的各种观念中,阳和阴可以称得上是最基本的观念,它们包罗万象而且根深蒂固,其实阴阳也是等级观念的反映。《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亁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序卦》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错...”。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判然分明,说明天地万物的差别性,等级的合理性。在这理论的支撑下,整个社会纵横交错地形成了等级体系。
通过以上的例证与分析,可知,汉语成语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而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中,等级观念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除等级观念以外,由其他文化现象而形成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何从汉语成语看宗教文化、礼俗文化、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本文只谈汉语成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等级观念。希望借此从一个侧面去认识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为何长存。
等级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我们能从它看出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特征。等级观念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刺激了当时人们的进取心及时对知识文化的追求,人们认为只要通过寒窗苦读,获得功名,有了一官半职就能改变自己命运。等级观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稳定。它调整人们的处世心态和社会行为。强调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所应遵守的义务,形成了谋进取、敬长老、尊师道、守规范、求和睦等优良传统,并得到后代的广泛认同。这对中国文化的长盛不衰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这些都在成语中有所反映。这些成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示在词汇成语使用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应当让学生注意那些材料中的一些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当学习外语时,不仅要学习该语言的语法、句法和用法,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社会的文化习惯,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在成语翻译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一种语言的精华转成另一种语言的精华呢?我正是为这个问题而不断地向老师请教,并且坚持不懈地寻求关于汉越成语翻译的知识。在这篇论文中,我大胆地提出这三个汉越成语翻译方法。这三个方法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掌握这三个方法,在汉越成语翻译过程中将会减少不少困难。
在这里,我必须再次申明。由于我是一个外国留学生,汉语只是我的第二语言,所以在对中国的历史现状、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特别是我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都不足,论述中一定多有肤浅疏漏之处,恳切希望老师批评指教,使我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我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因此受益无穷。
Các file đính kèm theo tài liệu này:
- LUAN VAN THAC SI 4.12.2007.doc